术尽荣华(975)

作者:舒闲 阅读记录

栗海棠本无意探查弃儿的来由,只要莫族长和莫夫人愿意抚养,原是谁家的孩子又与她何干呢?

莫晟钧见海棠征询父亲的意思,急慌慌地上前作揖:“请奉先女可怜可怜那孩子。”

“钧儿!”

莫族长瞪圆眼睛气得咬牙,又不好当众发怒。

栗海棠整整帷帽的雪纱,说:“既然如此,我便作证。一来替莫族长证清白,二来堵住悠悠之口免得日后有谣言传出去,污了莫族长的声誉。”

“好。”

闫族长鼓掌叫好,顺着海棠的话劝莫族长:“这一劳永逸的法子好,莫老哥也省得费尽心思去向人解释证清白。谣言猛于虎,前些日子栗氏族的声誉被谣言毁得一蹶不振,如今这等大事……莫老哥万万要思虑周全呀。”

莫族长怅叹道:“好吧。我答应,滴血辨亲。”他拱手作揖,向众宾客道:“请诸位为老夫作证,还老夫和那可怜的孩子一个清白。”

“好说好说。”

众宾客齐作揖还礼,跟随莫族长、栗海棠和莫晟钧一同返回前院。

半个时辰后,莫夫人领着几个老嫫嫫和丫鬟们来了,先向栗海棠行礼,又感谢宾客赏光驾临。

抱着婴孩的奶母正是与栗海棠偶见的那位村妇,经过老管家和莫族长的暗中调查和审问后,才相信两驾马车相撞实属意外,村妇也安然留在莫氏中正府。

莫夫人坐在栗海棠身边默不作声,自从莫族长将襁褓中的婴孩抱回来,她就一刻没安心过,怎么瞧着这孩子的面相都与莫族长有七分相似。

“开始吧。”

栗海棠怀抱着锦盒,置身事外的看热闹。

老管家取来一碗清水和两根银针,放在雪绸上用托盘端进来,恭敬道:“奉先女,族长老爷,夫人,水已准备好。”

“我先来。”

莫族长拿银针挑破手指,滴一滴血入了碗中的水里。

奶母抱着酣睡香甜的婴孩上前来,老管家抓着婴孩的娇嫩手指挑破,在婴孩未哭时急忙挤出一滴血入碗中水。

众人睁大眼睛盯着清水里的两滴血,有人好奇得甚至站起来。莫晟钧更是跑过来盯着那两滴鲜红的血珠渐渐散开,却一个沉、一个浮。

“不是亲子。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

莫晟钧不相信地步步后退,看看水里的两团不相融的血,再看看一脸严肃的莫族长,和奶母怀里睡得安然的婴孩。

“莫族长是清白的。既然验出来了,我也该回去啦。”

栗海棠抱着锦盒起身,走过老管家的时候故意停了停。

老管家机敏地陪笑道:“老奴送奉先女出门。”

“有劳啦。”

栗海棠与乌银铃跟在老管家身后离开了,留下满堂恭贺道喜声。

第709章 二十万两金子

返回瓷裕镇的大红妆马车行得很慢,在泥泞不堪的雪地里行一段路停歇一会儿,马车里的两位姑娘也不催促小厮宝豆儿赶马儿快些。

外面红日西斜、寒风冷烈,马车厢里暖和的穿棉袄子即可。车厢的两窗下摆着形似西瓜的铜球,用架子悬于半空。

这炭火盆有长且直的两耳,各穿过架子的孔固定住,可它又能灵活的随着车子颠簸而前后摇摆。空心铜球向内被割掉四分之一,里面放着烧红的银炭,散发炽热的暖气。

栗海棠随手将锦盒放在三层小柜的抽屉里,拿裘衣盖住半身,盯看乌银铃跪坐在一边的铜球前拿铁勺子舀出烧白的炭灰。

“大姑娘从何处得来这般好的炭火盆?马车左摇右摆也不会有炭灰洒出来,制作这铜球炭火盆的匠人好聪明呀。”

乌银铃回眸浅笑,把舀出来的白炭灰倒入一个矮铁壶里,为防灰烟飞出还细心的拿草纸做成漏斗状插在壶口。

栗海棠食指轻轻敲打锦盒,心不在焉地说:“师父亲自绘图交给匠人制出来的,上回翎爷来接师父去燕峡镇的时候带来几个给我。你若喜欢,等回去了找杨嫫嫫讨一个挂在床边,夜里不冷。”

“我哪有福气用这等奇思妙想的好东西。大姑娘留着吧,千万别让那群贪货知道。”乌银铃笑看她,把存放炭灰的铁壶推到车帘外面,隔着帘子说:“宝豆儿,寻个地方把壶里的炭火倒了。”

“好咧!”

宝豆儿抓着铁壶的壶耳跳下车,一边跟随在马车旁走动,一边将白炭灰倒在路旁,说:“留个行踪给闫族长,免得他不知道金子往哪儿送。”

“别给大姑娘招惹麻烦,你快去路边倒去。”

乌银铃训斥着,撩起帘缝瞧瞧,只见宝豆儿把铁壶里的白炭灰洒在大路的两旁,还故意用鞋底沾着白灰踩出几个不同方向的印痕。

“宝豆儿,你在做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