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宋(美食)(38)

作者:傅支支 阅读记录

这时厨房派人前来,立在门外,问郡君未进朝食,中午想吃些什么?

要吃饭总是快乐的。

康阳知道苏蘅舍不得张春娘的手艺,便干脆将张春娘及其手下几个帮厨送给苏蘅陪嫁,也跟来金水官邸。

午膳不是正餐,一向是由春娘的帮厨徒弟完成的。

苏蘅有意考一考那些厨司弟子的手艺,于是歪头想了想,对前来传话的人道:“碎金饭,炒白菜,还有酸辣鸡皮汤。”

蛋炒饭,据说是隋朝权倾天下的越国公杨素发明的——就是那位养出了与李靖夜奔的红拂女的杨素。

杨素给鸡蛋炒饭起的雅名是碎金饭,顾名思义,打碎的鸡蛋炒得粒粒金黄,混在雪白饭粒中,不正如点点碎金一般么?

苏蘅想吃蛋炒饭,也是习惯使然。

小时候家里常常搬家,每搬到一处新家,第一顿总是吃蛋炒饭,既是因为取其“金玉满堂”的吉祥意思,也是它实在简单又美味。

搬家后冰箱里总是空空,要做别的菜也难,但无论如何,一碗饭、几个鸡蛋、几把小葱和一点盐总是有的。

听见热油嗞嗞声、蛋液入锅哗啦一声,还有铁铲碰到锅底的乒乓作响的翻炒声此起彼伏,冰冷的新家每每都在这香气扑鼻的声音里渐渐有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于是一碗蛋炒饭就成了苏蘅在新住处的最开始的记忆。

现在也不例外。

蛋炒饭说来简单,但要做好也难。

苏蘅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人家里雇用厨师,试工的时候,只用三道菜试厨子手艺:煨鸡汤须得腴而不爽;青椒炒肉丝须得嫩而入味、脆不泛生;最后再来碗鸡蛋炒饭须得润而不腻,透不浮油,才算手艺到家。①

一汤一菜一炒饭之微,足以见做饭之人的功底。

苏蘅说的这三道菜也是有考量的。

因着天气热了,清煨鸡汤到底使人舌根发腻,苏蘅便将煨鸡汤换成了酸酸辣辣又开胃的鸡皮汤;又因为本朝还没有引入青红辣椒,于是将考验厨司武火功夫的菜换成了炒白菜。唯只有这一道蛋炒饭不变。

这些菜的用料十分简单,是任何家庭都能吃得起的菜蔬,但也只有这样简单朴实的材料才更能考考新厨司的本事。

方才来通报的婢子走后,苏蘅想了想,道:“走,我们也去厨房看看。”于是带上阿翘,两人悠悠荡荡便往厨房去了。

张春娘出去采买了,正在掌勺的是她的大徒弟。

原本以为张春娘的徒弟也是女子,却没想到灶火前的却是个十八九岁的清秀少年,名唤阿池。

这年头,大宅院中多选厨娘料理餐食,男子做厨司的多在外间酒馆餐铺做过卖铛头,在宅院中看见男厨司主厨也少。

能将阿池带来此处,想必春娘对自己这个徒弟很有信心。

阿池像他师父,动作利索。

等苏蘅慢悠悠进来厨房时,酸辣鸡皮汤已经煮滚,白菜切丝哗啦下锅炒好,也已经装盘,只剩下正在炒的碎金饭。

厨房中的人大都是从长公主府里带来的,从前见惯了苏蘅进厨房,此时也见怪不怪了。

唯有几个新面孔,看见苏蘅盈盈走进来,面露讶异的神色。但看了一圈周围的人皆淡定,便也捺下了惊讶,随着苏蘅的目光一起看阿池炒饭。

阿池将煎得深黄的鸡蛋块和米饭混合,撒盐,撒葱花,装盘。

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最简单朴素的食物,除了盐什么调料都不需放,已经足够喷香。

阿池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离开了师父的指导,他有信心能在这第一顿饭便惊艳自家主人的刁钻舌头。

一盆酸辣鸡皮汤,一碟炒白菜,一碗蛋炒饭。

明明都是家常菜,却比肥鱼炙肉更诱人食欲。

白菜丝自然不必说,快火明油,炒得爽脆、甘甜。红馥馥的酸笋鸡皮汤尤其逗人食欲,光是闻就恨不得流口水。里面放了多多的油酱、椒料、葱花、芫荽,一口下去,酸笋开胃,鸡皮嫩滑,又辣又鲜,滋味强烈而浓厚。

阿池见汤和菜苏蘅都吃得愉快,但蛋炒饭只吃了小半碗,不由上前一步问:“郡君是觉得这蛋炒饭不好吃么?”

苏蘅见这少年气性这样高,不置可否地笑笑,“我吃过更好吃的。”

“哦?”阿池当真是心气高的,自觉不服气,不假思索地继续问:“不知是哪家餐铺?下回我也去学学。”

苏蘅笑一笑,她脾气好,也不恼,道:“不是外面吃的,是我自己做的。”

阿池也听师父说起苏蘅做红烧肉和清蒸丸子是绝味,但心想那只是节日偶尔一吃的硬菜。若论家常小菜,她一个闺阁娘子,素日只会吃,绝少做,能比得上自己的手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