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汉子旺夫妻(361)

作者:柴宝 阅读记录

魏老先生很是不好意思地道:“没办法,家里揭不开锅,只能出去领粥水,不把自己弄成那样……怕人家不给。

我一个老东西饿死就饿死了,可这不还有个孙女儿么?”

尹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是老天的错,是这个世道的错……

一场天灾,好好的人家就这么家破人亡了。

人啊……

总是这么渺小。

尹贵忽然有点伤感。

老先生只收拾了一个小包袱,他们家连棉被都被抢走了,留下的不过是几件破旧衣裳而已。

魏绣被他抱着,跟颗小豆芽菜似的,弱小又可怜。

“绣儿,叫尹先生。”魏老秀才教自己孙女儿打招呼。

魏绣有些怕尹贵,她缩在魏老秀才怀里不肯吭声。

“哎……尹先生还请见谅,自打这丫头瞧见了家里的惨状……就不咋开口了。”魏老先生无奈地叹气。

“您叫我尹贵就行了。”尹贵再度道,他是村霸啊!

怎么能叫‘先生’呢!

“那老夫就称呼您为尹老爷吧。”魏老秀才怎么可能直呼其名,这可是给他们祖孙二人雪中送炭的人!

也算得上是救命恩人了,他孙女儿的身子不好,原本就有风寒,然后被抢之后又吃不饱,身体眼瞧着就垮了。

如今去槐树村有粮食,有地方住……这可不是救他祖孙的命!

老秀才是十分感激尹贵的。

早就听说过读书人倔,脑子一根筋,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罢了,只要不喊他先生,别的随意。

尹贵搀扶着老秀才上车,路上他就开始问老秀才近来镇上的情况,那赵员外是啥时候开始施粥的。

老秀才大概跟他讲了一下,尹贵算了算跟他们猜测的差不多,赵员外是在自己个儿的孙子找回来之后开始施粥的。

“我瞧着来领粥的人不多啊。”尹贵继续问。

魏老秀才道:“都去临县的庆安镇了,有人回来说庆安镇的张善人在发窝窝头。我也是走不了那么远的路,否则今儿也跟着去了。”幸好他没去,要不然就等不到这个差事了。

尹贵闻言顿时就安心了,庆安镇距离槐树村远啊,把流民吸引过去之后槐树村就安全了。

“张善人是个好人啊!”尹贵叹道。

被五花大绑并关在房间里的张善人:……

哭唧唧。

“好汉,你们然我施粥发窝头我都照做了,各位是不是把老夫当个屁给放了啊……”

“我家就这点儿粮食,真没有了……”

守着他的一名汉子道:“放心吧张员外,我兄弟弄粮食去了,今晚就能给你送过来,你只要听话,过了今晚我们兄弟就放了你,然后还会留在你身边保护你!”

张善人:……球大爷要你们保护,这是嫌弃命长还是咋的?

“你们自己有粮食,为啥自己不布施?”来搞我干啥子?

另一名汉子笑道:“您不是善人么,这种事情当然是善人来做,我们兄弟打家劫舍还成,做善事还是得您这样的人来。”

沈爷说了,这叫啥?叫术业有专攻!

专业的事儿,要专业的人来干!

张善人:……(所以,你们不去打家劫舍跑来这儿送啥粮食?一点儿都不敬业,差评!)

“放心,只要您老老实实的,咱们兄弟不会对你干啥,况且这事儿您自己个儿还能赚名声不是!”

张善人:……

可拉倒吧,到时候朝廷问起来这粮食我从哪儿弄来的?

咋说?

第268章 村学有先生了

尹贵带着老秀才在镇外跟后生们汇合,然后一起回槐树村。

到槐树村之后尹贵亲自带着老秀才去村学安置,村里人就从跟着的几个后生嘴里知道了这老头儿的来历。

听说是被土匪抢了粮食,一家老小除了这对祖孙都被杀了个干净,个个都脊背发寒。

老天爷啊,幸好他们槐树村的村长有两把刷子,否则他们搞不好也是这个下场。

当初那些个悍匪太吓人了。

老秀才对村学的环境十分满意,对他住的地方也十分满意,虽然地方小,可是五脏俱全,而且新的青砖瓦房也很是干净。

屋里有基本的家具,虽然不精美,但是胜在结实。

“被褥和粮食我这就让人给您送过来,您先修养几天再给孩子们上课。

一会儿我请段大夫来帮你们把把脉……”尹贵对魏老秀才道。

老秀才进了村学就瞧见了有教室里有人在学啥,一问便知这里还借住着段大夫一家人,都是镇上的老熟人。

“该我去拜访他的。”老秀才道。结果他这头才说完这话,段大夫跟他的老妻就过来了。

“学生见过先生。”十岁的段小山规规矩矩地跟魏老秀才行礼,在来槐树村前,他在老秀才的私塾里念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