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小富婆+番外(274)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这个看上去还不怎么正规,虽然有工商的营业执照,但连块正经牌子、正规办公室都没有的“公司”,裴宴阳却是将其看得很重的,这一点从他给公司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了——

Summer,裴宴阳公司产品logo的名称、团队对外的自称,同样也是夏天的英文名。

除了这个英文自称之外,公司的正式注册中文名字为“夏阳”,两人名字各取了一个字组合而成。

能把他心爱的大宝贝和自己的名字赌上,谁能说裴宴阳是不认真的。

Summer刚开始组建团队后,接手的都是一些小活,比如帮一些公司、单位做网页设计、系统升级啦,简单的程序编写啦等等这些。赚得的钱基本够公司的基本运营,包括给四位心甘情愿跟着裴宴阳的技术牛人们发工资和提供租房的租金等等。

刨除这些人工的成本,裴宴阳自己是没什么多余收入的,直到他把某次看书时突然产生的灵感化为实质,做出了一款以三国为时代背景的大型网游,并成功将其运营推广出去,最后被某游戏行业巨头公司看中其潜力,打算花重金购买下来的时候,裴宴阳才算是真正有了赚取第一桶金的机会。

关于要不要卖掉这个团队开发出的第一款游戏,五人小队内部只简短开了个不到半小时的会,就做出了决定——卖!

后来夏天知道这事儿的时候,还挺奇怪呢——不是说开发者都会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有很深的感情吗?为什么她男朋友这帮人卖掉他们自己的崽子会这样的轻而易举,一点没考虑过自己开发,赚更多的钱呢?

既然那款游戏已经有潜力到被大公司看中,裴宴阳又不是迫于资金压力必须卖掉游戏换钱以维持公司运营的那种苦逼创业者,为什么目光不放长远一点呢?

对于这个问题,裴宴阳是这么给出解释的

:“这游戏虽然是我们自己第一个做出来的,优点很多潜力很大,但同时缺陷也不小。”

“仅以Summer现在的规模来说,想要把它的魅力发挥到百分百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且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去。与其如此,倒不如把它卖给规模更大的公司,交给他们的团队去进行更深度的开发,这样这款游戏能够尽可能展现给世人它的全部魅力,Summer这个小公司也能因为跟行业大佬牵上关系而在行业内迅速出名,以后发展的机会会多上许多,未来的路只会更加宽敞。”

“而且宝贝,其实这款游戏我们能做出一个就能做出第二个第三个来,它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只要掌握了其核心要素,真正吸引人的内涵保留了,可以替换的形式那可是多了去了的,真的不必非执着在这一款上面,它能带给公司丰沛的资金和行业内的名声,其实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价值的最大化了。”

夏天一听裴宴阳这么解释也就明白了——他虽然对技术这方面更擅长些,但在思维理念上,还是受到他母亲的商业思维影响的。

在创业之初就能够冷静的思考大局,剔除情感因素的影响,做出对公司最有利的决策,他的创业之路,成功的可能性在夏天看来还是非常大的。

决策者的格局和眼光,有时候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裴宴阳一开始就没把夏阳定位成一家小公司,做的事情看似不那么起眼,但一旦让他抓住机会,他就会充分利用起来,快速把公司带到另一个更高速的发展阶段当中。

这不是那种创业者从零开始一步步做起,规模是随着实力一点点增大,被市场推着才一步步壮大起来的发展模式。

Summer更多的则是裴宴阳一开始就对其给予了厚望,才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过多在意具体的某个产品未来会如何这种可能性存疑的问题。而是先不由分说的扩大规模,增加了影响力再说。

毕竟一旦有名声了,还怕会挣不到钱吗?

再说了,裴宴阳也没做亏本买卖。人把游戏卖出去了,要价可是不低——

全部版权技术等等打包售出,裴老板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就要了人家小一千万呢!

这个价格在07年的市场普

遍标准来看,绝对是个超高的成交价了。

只这一笔买卖,夏阳公司立马鸟枪换炮,不仅脱离了出租屋办公的现状,去到了朝阳的CBD租了间气派的写字间,从此有了自己的专属办公地点,还是特别高大上,接待起客户来特有面儿的那种,瞬间就有了互联网公司的那种范儿了。

此外,Summer的名声之下,裴宴阳也开始了一拨招兵买马。

他从Q大吸收了些特有才能的学长学姐们,其中有高年级的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啥的,把团队扩大了一倍之多,各种辅助性的职位也得到了补充,他自己也因为这笔生意的成功在学校里获得了不小的名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