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妾生存法则+番外(30)

作者:打字姬 阅读记录

各位“书香门第”的小姐们进了府来,见识过如母亲那般娼妓的俗不可耐,等到得知这二十姨娘生了排行第五的姜家女儿,便一个个怕我日后丢了她们的人般,争抢着替母亲教养起我来。就好似,姜家五小姐若全凭其生母教养,日后便恶劣得,定能胜过二十姨娘一筹。

甚至大夫人有了姜七之后,竟也跟着这群忧虑过度的女人一道,间或照拂起我。

似七姨娘那般,早早便生了姜二的,如此行事,或许只因素来自持,看不惯母亲罢了。

至于余下的大部分人,呵,比起担心我污了她们的眼,倒不如说,是担心我阻了众位妹妹的路。

等到姜五出了闺阁,俗不可耐的名声若是传开,姜家女儿尚还有谁肯要?

此事非同儿戏,就连正房里的那位,都不得不为亲生的姜七盘算。

其实,这姜府的女人们,顾虑得虽说在理,却又太过夸张。德行才艺固然重要,可除去姜七,姜府的小姐们,日后都不过是身份微贱的妾。

本来贱妾,便是供她的男人狎弄。至于品性学识,只要中规中矩、不伤大雅,就算平庸无奇又有何妨?

母亲却是对于众姐妹的假意殷勤,看得甚开。她自有一套秘技忙着相授,而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既有人愿替她教,她当然乐得清闲。坐看一众的姐姐们,争着为她家女儿锦上添花,不也是一桩美事么?

可到底,后院里各位姨娘,所作所为也只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而这姜府里,又有谁真正愿意,其他的孩子压得过自己的骨肉?

对此,母亲倒是仍看得开。她本便不在乎我是不是江州首屈一指的才女,她在乎的只有,我是不是一个妥当的妾。

“七姨娘又捧了一大叠的丹经野史给我。”

取下头上的瓷瓶,我向前屈身,绷直了脊背,将瓷瓶回手立于背上。

“就算是想要我日后飞仙,可只凭这不着边际的杂谈逸闻,如何也炼不出什么长生不老的丹药。我便不信,她那一心要当上正妻的姜二,也会拿这些东西当什么功课!”

“知道什么叫‘艺不压身’么?”母亲闻言,却是笑着取过桌子上那叠书册,状似漫不经心,竟放在了瓷瓶一旁。

我立时抬起了身子,惹得瓷瓶险些倾倒。好在她及时伸了手扶住,而后撤去那瓷瓶,只以手按于书上,将我顺势朝下方压去。

“五姑娘你有这么多开蒙的师傅,又所授不同,教你读书教你音律,教你作画教你棋局,别人家正房嫡女都难求来的待遇,你竟也不知足!”

三两句劝过了我,母亲收回手去,却又闲闲翻起最上方那一本书。

“你倒是同姨娘讲讲,这丹经之书,说的都是些什么?”

“若是《内业》、《丹髓歌》那些认认真真记述了炉鼎、关窍、精气或理法的,倒也算好,可丹经却也有旁生出这些不详实的。其中所述之事无从考据不说,连笔者实为何人,都难辨别。”

忆起初时曾细读过的那几本书,我话里便带了丝嘲讽之意。

“就拿我早先翻过的一册来讲,竟整本都在讲炉膛的风孔。还说这世上有什么冶铁锻钢的神技,只为旧时帝王所用。强燕之所以灭韩伐鲁,皆仰仗这技法造出来的利刃。”

忍不住凉声轻笑,带得身形稍晃,便惹来母亲责罚一般,拍上我的脊背。

“姨娘,”不甘被如此打断,我连忙站稳身子,复又开口辩解,“莫说彼时诸国皆以铜炼器,就算是真有这等神技,书上也说得明白,直至燕国倾覆,谙于此道的匠人早便被燕帝赶尽杀绝,一个也未留于新朝,更别提如今天下了。”

彼时,那书中之事,我半点也不信。七姨娘捧来的书,想必连她自己都不曾仔细瞧过。便是在那本书下,紧邻着的一本,恰就记载了燕朝旧事,两书却出入颇多,甚至互相矛盾。

依另一册所言,燕国得以炼造精钢,只因其独拥白炭。今人冶炼全凭煤石,旧时却只能燃炭。就算是如今的红箩或兽金炭,都不及曾经那白炭燃时的热度。燕国既亡,白炭制法曾几度再落于帝王手中。因此法关系国之安危,每有朝代更迭,匠人便遭逢前朝杀戮,如此往复,待到今时太|祖开国,便只有并县陈氏一脉旁支,尚且可制白炭。

并县即在江州以北,七姨娘便是自并县而来。

其后,我曾经状似无意向她问及,并县可另有什么陈氏人家。七姨娘彼时答得干脆,并县虽近京城,却是出奇的穷乡僻壤。巴掌大的地方,除去她那一户,便再没什么人家姓陈。

听说七姨娘是被她父亲卖进姜家来的。身价,是一袋新米,两包湖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