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番外(559)

除了胤禛一脸正气,其他人都满脸悲戚。京城这些被裁下去的官员们,能做到不做事还有高人一等的职位,自然都和“权力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兄弟们伤心,太子更伤心。

太子都不敢想象,他若是做了皇帝,还被保康弟弟指着鼻子骂的情景,只能和汗阿玛一样挥挥手忍下所有的憋屈,来一句“行吧”。

直郡王越琢磨越觉得压力山一般的大。如果做皇帝不能耍威风,不能随意显摆君威无上,而是压力,责任,还有那什么自我控制……那出家做和尚都比做皇帝好。

可是他们都没奈何。

所有的皇子都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不做皇位,但他时刻看着,看不顺眼就直接动口,动手——他们可不是汗阿玛,保康弟弟/哥哥直接和他们动手那非常有可能。

亲亲汗阿玛瞧着这一个个的怂样儿,牙疼;瞅着熊儿子端得一派风光霁月、温润如玉的小样儿,更牙疼。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小吏们的事情先不说,吏部、户部、兵部……这些大清国的基础部门,一定要细细地做到位,明白不?”

“明白!”

带泪的吼声。皇上听着特顺耳,一挥手,示意他们都可以滚了,他老人家要去抱孙孙去了。

众位皇子:“……”好想哭。

一月二十八,大清国第一次裁官行动开始,历史铭记。

官员不再是终生制。托情面花银子将没有能力的家人送进官僚系统,甭管有多少合法的、合情的、合理的……理由,不能否认的是,它在加剧社会矛盾增加国库负担。

大清人都是沉默。可这也是一个公平不是?这是他们瑞亲王给他们争取来的公平。廉洁公正用心做事的人,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第156章

一个个皇子站出来表态, 一个个的风度翩翩、风姿清雅,看得大清老百姓哈哈哈乐呵。

瞧瞧皇上老人家将皇子们培养的,多好?面堂周正、五官端方、身姿挺拔、气度雍容……

皇上:骄傲。

皇子们:心里苦哇。因为这次他们并没有全部参与, 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只要求他们不给使绊子不使乱子就行, 当然他们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就是,具体施行人都有他和五阿哥胤禛来。

哥哥弟弟们能怎么办,内心独白都是:行, 你俩狠。

保康哈哈哈笑:谢夸奖。

胤禛冷着脸:做该做的事情, 怎么就狠了?

说实话, 官僚机构臃肿是任何一个朝代发展几十年上百年后的必然, 不光是官僚, 小吏机构也是。

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条令,明朝的张居正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却都难以根治, 一切只因为, 这本就是无法根治的事儿。

官僚机构的自身膨胀差不多算是一种本性。

如何遏制这种本性,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方法, 比如西方国家的议会或者类似机构审议预算等等方式,都是尽可能地避免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 吃掉过多的国家财富混乱国家管理。

当前大清国的官僚机构膨胀,宋朝时期的情况有点儿类似。

飞速大发展中的大清国,朝廷不光原有的衙门人手不够, 新出来很多新部,新衙门, 主管天然气的, 主管技艺研究后勤的……根本就没人。

朝廷急切之下, 不停地选拔官员,很多人为了报效国家,为了改换门庭,为了高薪厚禄……争抢进入官僚系统,

一场科举取各科进士达六千人,不算恩科,三年一次,想想这人有多少?还有通过博学鸿儒科考进来的,恩荫的,买官的,之前因为犯小错儿下去又自己活动上来的……

上上下下加起来,每三年官员的增加,以上万人数计算。尽管有因为贪污犯罪等等被打下去的,可还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阳春三月里,兄弟忙碌的间隙,保康抿口茶,放下茶盏感叹:“一个国家是一棵树,老百姓才是根基,外面那些光鲜亮丽迎风招展的官员们是枝丫,包括皇家宗室,如果我们不控制,任由这颗大树疯长……”

“大部分的养分都供应到枝杈的生长,枝丫长得比树根还粗壮……”

胤禛眉心紧皱:“官比民多,将比兵多。这是宋朝的情况,其他朝代也有。人之常情。很多主政者面对做事的人,第一反应还是平衡,而不是精简。就好比很多当官的人,第一直觉就是升官发财、欺上瞒下,推诿责任。”

“现在大清国有三亿五千万人口,弟弟还觉得,应该控制一下人口增长。”

保康:“……”

胤禛抿口茶一副特严肃的样子:“大清吸取前朝的教训,不分封诸王,除了铁帽子王,其他宗室都是降等袭位,且只有一个儿子可以承袭,如今更是收回给八旗子弟的奉养,这方面的国库压力非常低。”

痒痒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