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番外(380)

作者:庄园主 阅读记录

而古如月准备这一些,又用了多长时间呢?

要离别的两个人,却没说什么浓情蜜语,当然他们也说不出来,只是在普通寻常的谈话中表达自己的关心。

古如月是在一个深夜里里离开的,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又看到了那一排矮小的房子,而在不远处她放置清泉符的地方,偶尔能看到一些动物的影子一晃而过。

她只休息了一个小时,就继续坐车前往那个短暂停留了不到一周的小绿洲。

这个小绿洲的范围并没扩大,但是它的植被增加了许多,特别是湖边的植被,要比外围的要茂盛。

在这里,她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回到当初停留了两天的驻扎地,另一个选择是转道去杜先生所在的基地,在那边逗留几天,再指导一下用符经验。

古如月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后者,现在虽然还是在沙漠中,但是这跟在地底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她也不那么急着回去了。

没有方向感的人进了沙漠之后,那真的是要被逼疯的,古如月的一直认为自己方向感还行,但在这里,她可不敢说这话。

反正她也不知道车子是怎么开的,只知道先是坐车,然后骑骆驼,最后又坐车,终于到达了已经扩大了不知道几倍的绿洲。

古如月提着行李走近绿洲,马上就被拦住了,她表明了身份,又等了好一会,终于见到了熟人,赫然是宋青松。

他看到古如月,不由咧开嘴笑了,一口白牙衬得他那一张脸更黑了,“古同志,你怎么过来了?”

“过来看看,绿洲又变大了,辛苦大家了。”古如月打量着路旁的植物,发现多了不少其他的植物,并不全都是耐旱抗风沙类的植物了。

宋青松嘿嘿笑了两声,带着古如月往办公室走去,齐佑光并不在绿洲内,不过其他几个人在,这一年多来,他们已经把几样符给研究得透透的了。

现在古如月过来,他们也积累了许多问题要问。

古如月没有丝毫隐瞒,他们出现问题的都是跟调解天气有关的。

虽然绿洲的范围扩大了,但是整体的大环境还是不变,许多属于沙漠的极端天气依然会碰上,虽然防护阵法很好用,却不可能再这么大范围地使用。

古如月把要点列出来,讲得口干舌燥,确定他们全都掌握后,才说了清泉符的事。

一个泉眼,对于一处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绿洲即使扩大这么大,但是依然没有生出泉眼,只发现了一处地下暗河,其余的生活用水全靠清水符。

而清水符的大量应用,对于制符人来说是很大的工作压力,而有了清泉符,他们就不在需要刻那么多的清水符了。

关于之前为什么不教清泉符,古如月也解释了原因,她并不怕别人知道还可以自创符。

若是有哪一位临时徒弟能够自创出一款符出来,她绝对是为他而高兴的。

古如月并不打算留太多天,她在绿洲里稍微看了看,主要还是注重基地那边的情况,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尽快调整。

并不是说她闲不下来,而是她不希望自己经手过的事情出什么事情。

离开了沙漠,古如月辗转坐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

她的票是卧铺,基本上能在这车厢的,条件肯定都是不错的,大家都会闲聊一些事情。

古如月脱离了一年多,也不开口说话,就安静听着。

然而她的容貌实在是太出众,她待在地底下,几乎不怎么照太阳,就算在绿洲那待了几天,也没晒黑多少,白得简直在发光,惹得同车厢的人时不时地偷偷看她。

古如月自然注意到了这一些目光,她基本上都在睡觉,偶尔清醒着,也拿着上火车前买的报纸杂志看着,迅速了解这两年的情况。

去年这整年的清理,整个社会一下子清澈了许多,而看报纸上的方向,现在应该是开始兴起引进国外各种技术机械的时候。

不过古如月知道,这一时期,引进的技术机器都是别的国家淘汰的,甚至对环境有很大的损伤,引进的一些工厂也是如此。

而最让人关注的还是位于D省的交易博览会。

此外,就是港岛、宝岛进来书籍、电影、音乐,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风潮,也改变了许多当代人的思想观念。

在古如月看来,其实在还未改革开放前的这一代人,他们的思想其实是相对单纯的,而且许多人对于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是排斥、批判的,就形成了崇尚西方的风潮。

出国风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热潮,通过工作、婚姻前往异国他乡,以过上想象中的美好日子。

时代的浪潮如此,身处其中的人只能随波逐流,根本就无力跳出来看清楚,而能够看透这一些现象的人,自然有其方法来应对风雨,大佬地位不动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