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攻跪求复合可我只想发财(190)

不是糖的味道,是他心里的感觉,但因为是姜宵送的, 他吃了两块,还是好好的很珍惜的放了起来。

姜宵的三店开业不久之后,旁边有座大厦落成, 这间商场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会员系统的上线让姜宵开始聚集第一批稳定顾客,无限优选的会员人数很快破万。

过了前期的烧钱装修和铺货时间段,三家店都在稳定盈利,大学城那两家店同样给他带来了很多利润,那边的单子很多是以班级甚至是整个年级为单位订货的,在学生里面树立了口碑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学城的圈子就这么大,能一届传一届的传下去,很多新生试探性的在这里买过东西之后,以后有需要还会在这里买。

姜宵挣了钱之后,除了按合同分红给陈朗他们之外,他手上能使用的都要继续投入到新店的建设里,他依然习惯性省吃俭用,为了未来。

他的实体店需要快速扩张,在姜宵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今年,学校那边也依旧给了他很多帮助,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本地政府有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贷款,办公场地也能租到价格比较合适的。

姜宵的无限优选如今是一间小有名气的小公司了,他招了一批人进来,其中不少人还是他的学长学姐,扩张的状态是很明显的。

这已经是08年,若是站在往后往前看,08年对于华国来说是个极大的转折点和发展期,产业转型、网络升级、技术革新以及所有人都记忆深刻的房价飙升,都是从今年开始的。

机会转瞬即逝,姜宵对于其他生意人来说,他许多行动可以说是很保守且稳健的,但老实说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稳健,有些险他必须得冒,有些机会也必须要抓住。

三家店远远不够。

拿进货渠道来说,三家店的销售额虽然对比同类店来说出类拔萃,但是总的进货量来说比起一些大品牌来说是虾米碰上大象,姜宵目前赢在他店名里的“优选”两个字,但想一直维持性价比并不容易。

想要多赚些钱,开源节流是根本。

节流一定意义上就是压缩进价压缩成本,一种方式是增大进货数量,数量大了自然会有很多余地去谈价格,一种就是尽量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姜宵常进批发市场,但批发市场也分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姜宵高中时期接触的就是最低级的批发市场,一些小摊主会在那里拿货。

现在他自己有店了,可以往上走,目前还主要在二级和一级之间打转,这些市场不接散单,如果是一些小品牌和小厂,他可以找到渠道直接和厂家订货,但因为数量的问题,价格也砍不下来。

他货柜里的一些商品很多还是往国外销售的,不达到一定数量,一些手握资源的一级大经销商连见他的意愿都没有。

这些大经销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更便宜的价格,一个零售品牌要做大,背后稳定的、质量好的供应链非常重要,一些好的商品大家都有眼睛,能不能率先拿到货、有没有第一手的消息和资源几乎是企业的命脉。

姜宵如果只想做几间店,他可以小富即安,在那里选一辈子的糖果和漂亮装饰品,但他的想法远远不止于此。

开源也是一样的道理,把品牌做大,他才会有更多的顾客和更充足的底气。

要维持甚至是提高自己商品的性价比,也为了让自己的触角伸的更远,在推出网上商城之后能有更多人愿意加入,姜宵的扩张是必然的选择。

陈朗徐亮他们能力很强成长很快,但毕竟还在读大学,平时时间有限,叶淼淼术业有专攻,她负责化妆品方面,已经签下了几个不错的国货品牌的授权销售合同,新招的一些人有资深从业者也有刚毕业不久的人,但姜宵对他们了解不算深,还需要时间。

对比起来,公司的人里面,他还是想傅若言和自己站在第一线,他能力和心性都是出类拔萃的。

大学城商场那间店生意稳定下来之后,姜宵考量之后,放了一个新店长过去,他准备和傅若言一起去做些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他的品牌和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了,复制下去并不难,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选点的地段,然后把这些事情一件一件落实下去。

大学城这带姜宵熟悉,所以他选择地段的时候没什么犹豫,但在外就有些犹豫了,姜宵算是对荔市熟悉的,他有一个备选名单,还没有具体拿主意。

傅若言在荔市也呆了很久,而且他之前真没撒谎,在城里做过货车司机,对几个中心区域都很熟悉,给了姜宵很多建议。

且除了荔市,他的计划表里还有最熟悉的柳江,还有深城,最晚在今年年底,他想把店开到那里去了。

苏怀荒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