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回城真千金+番外(76)

作者:海沫西陆 阅读记录

挂衣服的架子和用来展示的墙面,陈雅都仔细布置装饰好了,其中用了不少她做衣服剩下的布条,整体看来,颜色碰撞得还挺时髦。

其他的地方,该冲洗的冲洗,该粉刷的粉刷,修修补补的,不到一周,整个院子就焕然一新,惹得周围几家邻居没少过来打听。

虽说当前私人做点小生意还都是偷偷摸摸的,但这条街上可已经有不少铺子了,大家都没有挂招牌,但私底下稍微一打听,都知道各家是做什么。

当看到陈雅把临街的屋子改成那个样子,大家就都有猜测了,知道这家新主人也是要做买卖的,就是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的,会不会跟自家抢生意。

不过这样想的人还是少数的,毕竟现在可是卖方市场,基本是有多少东西就都能卖出去,人们只会嫌少,基本没有做不成的买卖,除非东西太差劲了。

陈雅在搬过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条街的铺子有卖包子油饼的,有卖豆腐的,还有卖自己打制的桌椅板凳的,就是没有卖布料和衣服的。

百货大楼前面那条街的胡同里,倒是有一家裁缝铺子,但那个老裁缝做的都是板板正正的老式衣服,比如中山装、工装西裤之类的,年轻人很少有找过去的。

因此她开的这个衣裳铺子,说起来还真抢不到人家的生意。

等知道她要开的店是卖衣服的,主要还是女装后,附近的邻居们都很热情,可能看到她只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家,私下里没少嘱咐她开店的注意事项。

这让陈雅尤其感动,对比书中说的未来几十年后那个人情冷漠的新世纪,她觉得,现在的生活除了物质方面落后一些,其实都还是相当不错的。

赵南平想要辞职的念头果然并没有在家中引起多么大的风波,赵家父母都是比较明理的人,知道自家闺女不喜欢百货大楼的铁饭碗,他们只是稍微劝说了一下,了解了她的真实想法和对未来的打算后,就同意了。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赵志强的努力。

赵志强本身在纺织厂工作,对布料、服装这方面的形势了解得比一般人多一些,他虽然是厂里的正式工,还挺受领导重视,但厂子里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他也只能干看着,没有什么办法。

他觉得照这个趋势下去,随着外面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像他们纺织厂这样的国营厂子,生产效率低下,人情往来严重,早晚得受到一波重大的冲击。

所以听到赵南平说要跟陈雅一起开个衣裳铺子,他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

如果他不是做机修的,也许他自己也想出去单干了。

不得不说,赵家这些人的想法,在当前这个时代是相当先进的了,别的人家还在挖空心思找铁饭碗呢,他们已经想着如何走出来了。

不过这并不包括赵父赵天兴,赵天兴原先就是陈石根的领导,部长级别,过了年后,又被提了一级,现在是副区长,主管本区的教育和经济建设等方面。

他作为从政多年的老人,对国家的政策走向看得还是挺明白的,所以对于闺女的想法,他并没有过多阻止,甚至隐隐还挺看好,觉得自家闺女有魄力。

陈雅这些天除了装修布置铺子外,还又做了很多衣服裤子、裙子,天气已经渐渐暖和了,春天穿的裙子她备上了好几款。

还有那些小物件,她也一并准备了,她的铺子主打女装,过来逛的群体主要是15-40岁女同志,这个年龄段的女同志,在这个时候,大多已经结婚,稍微大些的都生孩子了。

而她做的那些笔袋、蝴蝶结、挎包等等,除了女同志,小孩子们也能用上,就是那个笔袋,换个样子变成化妆包,用来装女同志们的口红、粉饼什么的,也是很好的。

陈雅觉得自己的这个铺子,与其说是女装铺子,更像是个后世精品屋的雏形,她还打算寻摸一些女同志会喜欢的小东西,都摆在店里卖。

就算卖不出去,作为装饰,装点一下店铺也是不错的。

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铺子里装修摆设的格调上去了,即使是只想来逛逛的人,多少也会买上一两样小东西回去,更何况她的衣服设计和做工都还不错,想来生意不会太差。

正式开业的这一天,陈雅和赵南平准备都去店里坐镇,想想心里还挺紧张的,不知道连个招牌都没有的女装店,能不能有人过来光顾。

现在一切还都刚开始,陈雅并没找裁缝帮忙,她把缝纫机搬到了铺子里,放在一角,随时准备接活。

但她也找人打听了,如果有手艺好,人品还不错的裁缝师傅,她是要定下的,毕竟她开学前的日子也不算多了,这个铺子还是得有个常驻的裁缝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