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嫡姐换了未婚夫后(193)

作者:云千重 阅读记录

转眼三月将近,整个北境便弥漫在一片交杂的清香之中。

张怀景怀揣着他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青霉素,骑着一匹驴,后面跟着一辆破马车,越过了元狩山的山岭,进了北境。

“吁!”张怀景勒住了驴子,他扭头朝后张望,元狩山还是元狩山,山顶上的那根冲天大矗还在,他也没有走错方向,只是眼前的景象已经不是他几年前来过时的样子了。

放眼望去,是一片金黄色,让人有种春秋倒置之感。

地里也不是以前的地广人稀,马儿在原野上奔跑一天,难得见到一条人影。不知道突然之间从哪里跑出来的人,一人提着个篮子,头上裹着片破头巾,顶着春阳,仰着头在人高的树上摘着什么?

远近的湖泊,如一面面镜子,倒映着蓝天上的白云,鱼儿在棉絮般的云朵间穿梭,便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也不及这里的四分之一。

张怀景震惊极了,同样感到震惊的还有坐在车里的老人。

这老人也不是别人,他铸的兵器千金难求,武人们没有不知道他名号的,便是莫大师,莫偕。

赶车的童子将老人从车里搀扶出来,与张怀景一起走到田间,累累的果实托在手心里,便是走南闯北见识非凡的两个老人也看不出这长得极向豆子,可是颗颗足有核桃般大的东西是什么?

“老丈,敢问这是何物?”张怀景不怕讨嫌地摘了一枚豆子,用两根指头捏着,问地里忙碌的老人。

那老人直起身,脸上堆起龙爪菊般的笑,“这是黄豆啊!两位老丈怕是不认识,这是咱们北境特有的黄豆,磨出来的豆腐可好吃了,两位若是不嫌弃,可到寒舍歇息片刻,家里早起磨的豆腐喝一碗再走。”

一面是好奇,一面是的确渴了,张怀景和莫偕对视一眼,跟着老丈去了他家。

还是在山岭子上挖出来的一个窑洞,里面堆得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地里的庄稼,南瓜一般大的红薯,葡萄般大颗粒的玉米棒子,还有方才收回来的豆子,堆得人都下不了脚了。

老人亲手舀了三碗豆腐脑出来,张怀景还没接过来,就闻到了扑鼻的香,香得人直流口水。

他实在是不明白,同样是豆子,怎么这里的就格外与众不同一些?

豆腐脑喝到嘴里,滑嫩得如同丝绸,含进嘴里就直往喉咙管滑下去,没有半点豆腥味。

农家哪里有糖霜这种奢侈物,可是豆香里头有股自然的清甜,甜到人心里却又不腻,下肚就有饱腹感,让张怀景等人有种入了仙境,吃的是灵芝甘露般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

第89章

这里可不是仙境吗?

北境留给世人的,永远是荒凉、贫瘠和漫天的风沙。

一路向北,张怀景和莫偕看到的却是水质甘甜的湖泊,亮绿的庄稼,金黄色的果实和在地里忙碌的农人。正是春天里,应当风沙勤奋的季节,可是,从东面吹过来的风,掺杂了各种植物的花香,甜得令人沉醉。

连着两天,张怀景和莫偕都留宿在农人的家里,这是他们特意而为。看得出来,北境如今的粮食还是收了第一季。总体来说,老百姓们还很穷。

就凭他们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多数人都住窑洞,也有住房子的,但房子都很破旧,用石头垒起来,屋顶上无片瓦,但家里都收拾得很干净,堆的最多的还是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

“你们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突然出现了这么多湖泊?庄稼和外头的怎么都不一样?”

张怀景和莫偕有很多问题,但是农人们都答不上来。

“种子啊?上头发下来的。湖泊是地里长出来的,这里有四兽镇守,王爷的人说,北境世世代代穷,也该轮到我们翻身了。”末了,这些人无一例外地补充一句,“都是托王爷和王妃的福啊!”

张怀景和莫偕的步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他们特意绕了远路,准备看看,这里是不是所有的府县都一样。

从东横到西,但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庄稼,但北境的人口依然还是太少了,大部分的土地长了草,所有的湖泊边缘都长着柳树,远远看去,垂柳依依,景致绝妙。

北境,和以前是不一样了。

“若是人烟再富盛一些,真不知道,这北境会是什么样子的!”莫偕感慨道,只觉得这次,跟着张仲景来,便是不得从王爷那里打听到王爷那柄长?枪到底是谁打造出来的,也不虚此行了。

“先生,这里的人割豆子,怎么跟摘果子一样啊?”车外,赶车的童子好奇地问道,他小小年纪,约莫十一二岁,但赶车的手艺却是不错。

张怀景也才注意到,实在是,自从进了北境,这一路行来,长见识的太多了,以至于,张怀景这会儿,才发现,这里的农人收割豆子居然不是把豆秸秆割下来,收回去,铺到地上,用连杆打下来,而是跟摘果子一样,从豆秸秆上一个豆荚一个豆荚地摘下来,有些熟透了的就落在地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