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崽登基了+番外(453)

作者:蓝小岚ya 阅读记录

却也有人依旧不怎么乐观:“你可别这么说,北狄全民皆兵,尤其是他们的起兵可勇猛着呢。你说这恒远郡的城池修的坚固?想想当年的恒阳城,那也曾经是反复加固城防数十载的第一边城呢,还不是说破就被破了?”

“那怎么能一样?”有个新入伍不久的小兵也掺和进来,“我叔父当年就在军中效力,据说当年那场战事落败并非我军实力不济,而全是人祸,是当年的边军主帅定北王沈氏逆贼通敌,将恒阳城的布防图出卖给北狄才导致的。”

有关沈砚的父母身世,两人虽然从来没有正面谈论过,但崔书宁心里大概是有数的。

照着沈砚所说,他家里出事,父母罹难的时间就和当年名噪一时的北境主帅定北王沈裎出事身死的时间相吻合,又刚好他家崔舰有交情,沈砚作为漏网之鱼被崔舰偷偷保下带回了京城,给他换了个身份养在了三阳县的宅子里。

然后再另有老家在恒阳城的常先生追随,沈砚来了这边还和身份是军二代的杭家兄妹有交情。

他当初跟她说欧阳简的时候,解释是他父亲的旧部……

综合总总迹象,他的身世并不难猜。

听这几人提起当年旧事,崔书宁就忍不住心头一紧。

她下意识转头去看沈砚。

他们的马车没了,加上马车赶路会拖慢行程,而且他们只有三个人,这趟回来就一切从简,又因为她脚上的冻伤还没好利索,沈砚就直接带着她骑马了,此时两人共乘一骑,崔书宁一回头就刚好对上沈砚俯视下来的视线。

崔书宁对当年的旧事不了解内情,所以不予置评,她也并不在乎沈裎究竟做过什么或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纵然他真的罪该万死,他们夫妻也已经不得善终了,而出事那时候沈砚还只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世人就算是有再大的恶意也不该再继续算在他的头上了。

何况

沈裎是否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叛国之臣,这事儿崔书宁还一直持有的是怀疑态度。

毕竟如果他真的人品堪忧,里通外敌,崔舰是瞎了眼了吗会为他不惜冒着欺君之罪保下最后一丝血脉?而沈裎据说早在先帝起兵之前与他是同僚,异性兄弟,更是辅佐他打天下的股肱之臣,也真是因为如此,他才得此殊荣在先帝登基称帝之后成了大周朝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异姓王。可在周朝建国之后,定国公府赵雪明也是首屈一指的从龙之功,那一大家族却因为自家人争权而飞快的败落,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件事里面难道就没有任何的内情和猫腻?

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案例真实的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说白了,崔书宁是对现在掌权的萧、余两家的人品极度不看好的。

所以,说她是因为沈砚爱屋及乌也好,因为萧氏和余氏在别的事上的所作所为先入为主也罢,她对当年定北王沈裎通敌一事是持怀疑态度的。

只是,这样的情形之下,她想要安抚沈砚两句也无从说起。

两个人对视一眼。

沈砚其实对旁人对他父亲的评价不会往心里去的,毕竟这些年类似的话他都听的太多太多,如果每一个都要计较,他也早就癫狂疯魔了。

但是他虽不在意,可崔书宁回头看他的这一眼却还是望进了他的心窝里。

她在浑然不知内情的情况下,还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在意他……

即便她不肯接受他的心意,她的心也依旧还是偏袒在他这一方的,就算是他贪婪想要的太多她给不了,她也依旧是把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的对他好的。

这辈子,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又如何舍得让步放手?

拂面而来的北风凛冽,刮蹭着脸颊,沈砚却觉得胸中温暖。

他目光专注的望着怀里的女人,眼眸中有点点的光芒闪烁,然后忍不住唇角绽开一抹笑。

他抬手,用裹着厚厚手套的手套摸了摸女人逛街的额头,声音沙哑而低沉的安抚了一句:“我没事。”

崔书宁确实也不知道能跟她说什么,想了想,收回目光之后就隔着手套握住了他圈在她腰间抓握缰绳的那只手。

之后梁景那边派了自己的亲随过来认领他们进城,身后的几个士兵还在热火朝天的议论:“当初北狄人破城都是定北王被剿杀大半年以后的事了……”

都是那么久之前的旧事了,真相如何,又有谁会在乎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203章 边城偶遇

一行人仍是回的杭泉家里,结果敲开门,不仅杭家兄妹不在,就连哑奴和崔书宁带来的那六名护卫也都没在家,只桑珠一个人留下来看门。

桑珠也是自小在京城长大,头一次离战火这么近,即使人在城里也一直住不踏实,看见崔书宁和沈砚回来,当即面露喜色的把俩人迎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