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番外(122)

作者:浔北 阅读记录

谢英在一旁故作神秘:“妹子稍安勿躁,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唐桁想到裴云潇说好的计划,心里也不由澎湃起来:“走,进村!”

两只推车,分别由唐桁和李延两人推着,顺着坑坑洼洼的泥路,朝村中走去。

来到村里一处空地上,众人停了下来。将率先准备好的米、面、锅、木柴放上灶台,点起了火。

一行六人,再带一个宁静心,除了秦东襄和韩少祯,其他人都会做饭。

没过一会儿,番薯白米粥的香味就顺着清晨的凉风,吹得漫山遍野都是。

刚苏醒的湖羊沟村民们常年吃了上顿没下顿,乍一闻到这味道,胃里登时馋虫大作,争先恐后的跑出来,找找这香味究竟从何而来。

“你们是……?”

一个头发花白,走路有些颤颤巍巍的老头拄着木棍,惊疑地看着自家村里,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娃娃们。

“老村长!是我们呀!”

秦东襄眼尖,一眼就认出这是上次他们来湖羊沟时,接待他们的村长,立刻迎上前见礼。

谢英和沈思齐也放下手上的活儿,走了过去。

“你们?”老村长眯缝着浑浊的老眼:“秦公子?谢公子?沈公子?你们这是……”

老村长瞅瞅那边正在做饭的几个少年人,原来勾的全村人饿得直心慌的香味,是他们弄出来的。

秦东襄忙道:“这都是我们书院的朋友,上次我们来这里,多亏了乡亲们招待,这次是特意来道谢的!”

老村长越发糊涂了:“咋说也得是我们感恩你们呐,要不是你们送来的棉衣棉被,去年村里不知要死多少人。”

说着他朝后面一招手,叫来个瘦瘦小小的小男孩:“这就是我家川儿,要不是几位公子留下钱让我们请郎中看病,川儿去年怕是就要死了,你们才是我们的恩人呐!”

老村长的孙子川儿年纪小,早已不记得面前三个大哥哥是救过自己命的人,他怯怯地拽了拽老村长的衣角:“爷,我饿,我想吃那个。”

老村长看着自家小孙子指着那冒着香气的大锅,愣了愣,试探着朝秦东襄道:“秦公子,那个是……?”

“是番薯白米粥。”

“番薯?!”

秦东襄话音一落,围观的村民们脸色全都变了,好像见到鬼一般,忙不迭地都往后退了几步。

老村长也是看在三人是熟人的面子上,硬着头皮没走,问道:“可我听说这番薯有毒啊。”

秦东襄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与伤心:“怎么会有毒呢?这可是我们几个亲手种出来的啊。”

“书生种的?书生娃娃还会种地?”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

湖羊沟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他们只是听说城里的富人会给穷人发一种叫番薯的东西来毒死他们,却不知前因后果。

谢英也捶胸顿足地开口:“是啊,村长,您是不知道,这番薯吃上一个,半天都不饿,是我们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好东西。”

“可是吴州城里那群天杀的奸商,平日里把着米面高价售卖。知道我们种出了能够代替米粮的东西,就到处说我们的坏话,让大家都不敢吃,然后他们就能把米面卖的价钱更高了!”

说起粮价米价,老村长自然是知道的,吴州常年粮食不丰,价格怎能不贵?

“如果这番薯真是好东西,那吴州城里的人怎么不吃?”

老村长想起村里的传言,分明就说过,这些番薯只会发给他们这些穷人,可哪有这种好事儿呢?

老村长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这种掉馅饼的事情会落在他们这些平民百姓的身上。

沈思齐一听,便站了出来:“村长误会了。”

“这番薯从始至终都是我们江东书院的诸位学子们一手栽种而成,所有的番薯都是我们自己浇水,自己收成,从未假手他人,更与吴州城里的其他人,毫无干系。”

秦东襄此时又站出来,朝自己身后的唐桁一指:

“老村长,看见那边那个书生了吗,这番薯就是他找到的。他家境不好,从小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读书,去年还考中了解元呢!”

村民们往那儿一瞧,只见唐桁身材精壮,脸也比旁边的几个书生要黑一些,干起活儿来动作娴熟,一看就知道是农家出身的孩子。

没有人心甘情愿的受穷受欺负,没有人不想着有一天能翻身做主人。

听着秦东襄随意带过的几句唐桁的身世,再听见唐桁读书考中了解元,能当官老爷,村民心里的艳羡就怎么也掩不住了。

“唐学兄他出身贫寒,知道耕种的劳作辛苦,所以自从他发现了番薯能饱腹,就一门心思想要种出来,让跟他一样的乡亲们都能吃饱饭,能读书,考中进士做大官!”谢英说得十分动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