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番外(203)

作者:浔北 阅读记录

之后的几天,应利野云的要求, 裴云潇和唐桁成了陪伴她游玩京城的人。

马场的流言越传越广, 正值两国议和的喜庆时期,这流言更带着些传奇色彩,飞往京城的各个角落。

在羯颉使团启程返回的时候,裴云潇和唐桁已经成了京城中公认的“京都双璧”!

城外,裴云潇与唐桁奉旨来送使团。

裴云潇看着不远处相谈甚欢, 惺惺相惜的唐桁和利野孥,有些感慨。

原著里,利野孥就是唐桁的盟友,友谊深厚。唐桁登基后,因为二人的关系,中原与羯颉也交往颇深。

原来,所有的事情,都会兜兜转转,走向既定的路途。

“在京城呆了这么久,还是没瞧见唐桁的心上人。他藏得也太好了!”利野云看着唐桁,嘟着嘴抱怨。

“裴公子,等日后唐桁娶亲时,你可一定要写信告诉我是哪家的女子。我真想看看那女子是如何比我强的!”

裴云潇有点疑惑:“比……公主强?”

利野云点头,说出王庭决战那晚的事,目光带上了些朦胧:“如果不是唐桁,我也不会知道,把一个人放在心上时,真的谁都不如他好……”

羯颉使团渐渐走远了,裴云潇站在原地,半天晃不过神来。

在兄长的心里,真的是谁都不如她好吗?

“潇潇?”回程路上,唐桁多日来终于找到和裴云潇私下说话的机会。

“你怎么了?这几天都见你情绪不对,出什么事了?”

“我……”裴云潇不知该怎么说。

难道要说,她吃醋了吗?

说她担心他会纳娶三宫六院,雨露均沾?

没有发生的事,她又如何去说?

她该对唐桁有信心的,不是吗?

“我……”裴云潇找了个理由:“我是在担心边关的事。”

“陛下与羯颉王达成的盟约中提到,现如今羯颉境内的大历流民会全数放归大历,以此为交换,大历也会交还羯颉流民与战俘。”

“我在担心,这么多流民,该如何安置,又该如何生存。”

裴云潇的担心很快成了真。

收纳流民,乃是为彰显朝廷的恩泽,毕竟他们都是大历的子民,过去在羯颉比奴隶还不如。朝廷若是不管,只恐边境依然不宁。

可在接纳了北地流民之后,大历边境的城池立刻就发现了他们的力不从心。

边境大多是军镇,屯田不多,大部分又都是军户,闲时耕种,战时参军。陡然冒出这么大一批流民来,安置着实成了问题。

京郊庄园,夜近三更,藏书阁里却是灯火通明。

裴云潇端着厨房又热了一遍的稀粥进门,唐桁仍旧埋首在书堆里,一边翻看,一边奋笔疾书。

“兄长,喝点粥,暖暖身子。”

唐桁轻“嗯”一声,头也没抬,接过瓷碗就要喝,第一口就被烫地一个激灵。

裴云潇连忙上前扶稳粥碗,拿出随身绢帕替他擦掉洒出的米粥,哭笑不得:“你看你急什么!这东西晚写一会儿也没什么,又不急于一时。”

唐桁却是摇头:“流民在北地多滞留一日,便是一日的不安定,朝堂里反对声一阵接着一阵,陛下难得下了如此决心,若不尽快写出细则来,只怕夜长梦多。”

裴云潇目光垂向唐桁桌案上写了满满当当一大篇的手稿上。

编户齐民啊……裴云潇不免暗自感叹。

北地流民的安置,是近来朝堂的第一大事。有人认为他们本就是边关的百姓,最好是待在边关哪儿都别去,免得南下迁徙,徒增各地的负担。

可边境各州却着实养不起这么多人,这么多无家可归,无田可种的百姓多流离一日,边境州县的地方官就要头疼一日,生怕他们哪日闹出些什么事来。

皇帝从最初,就有意将这些人接进来,迁往各州县去,化整为零,分别安置。这的确是现如今最有效的办法了。

可这项计划却遭到了世家勋贵的竭力反对。

反对不为别的,要安置流民就要给他们划农田耕种,划地皮安家。朝中的那些世族们,哪一个没有在州县各种霸占良田土地,享受奢靡的?安置流民要触动他们的利益,不反对才怪!

偏偏以黄晗和刘缶为首的一派也看中了这个时机,上书皇帝借安置流民的机会,在天下各州县重新核查一遍农户的数量。

这也就意味着,世家那些藏着掖着,不符合定制的佃户就会因此被暴露,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他们瞬间就失去了廉价的劳力,荣华富贵打了折扣。

多出的佃户将会成为相对自由身,重新编入朝廷的籍册,种皇帝的粮,给皇帝交税,而不是给他们世家的哪一个姓,哪一个人交税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