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番外(62)

作者:浔北 阅读记录

裴云潇才不信他的说辞。以韩少祯的学识,虽说不至于考中前三,但前十肯定是有了。

“倒是稀奇,五哥居然还能有一天听了令尊的话?”裴云潇戏谑他。

韩少祯这才神神秘秘地凑过来:“这是交换,懂吗!”

“我爹答应我,只要我考了这次解试,就允我与你同去吴州宋大儒那里求学。吴州乃江东最富庶之地,我手上的青楼、客栈、酒楼……一众产业正等着扩大规模,等到了那里,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好嘛!还是为了做生意!裴云潇这才恍然大悟。

“到时五哥可别忘了我。”

“放心,你的股份,我都给你留好了!”

两人一路笑谈,终于进入考场,这才分别走进各自的考室之中。

大历解试分三场,三天考完。

第一场乃是经义,选取经书之中的语句来阐述,与现代考试中的名词解释和简答有些类似。

这一部分,裴云潇单凭现代多年语文的学习背诵和理解经验,就可以应付。

第二场则考诗赋,难度加深。好在裴云潇现代喜好唐诗宋词,穿越后为了适应世族教育,更是狠狠恶补了一番,也还在能力范围。

对于裴云潇来说,最难的该是第三场,子史论与时务策。

时务策还好,世家子弟想要凭科举入仕的,都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对朝堂政治的看法也很多。

裴云潇的优势正在于她跟随裴瑫参与过许多朝中政事的讨论与决策,实用经验丰富。

甚至有趣的是,这次时务策的三道题,居然有一个正好出在了裴云潇知道的事情上,可谓出进了怀里。

这也正是为什么说科举制很难真正公平的缘故。寒门学子是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可世家背景的考生从小便能浸淫在这般氛围之内,两者的差别不能同日而语。

但对于子史论,裴云潇就有些抓瞎了。书里的时空与现代不同。换句话说,这里的历史与现实中她学过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为了备考,裴云潇不得已推翻了自己背了十几年,刻进基因里的历史,从新学习。

即便如此,当她看到考题中要求阐述前朝吏治利弊,水利及地方行政地理区划问题时,还是颇有些头疼。

第三天的晌午,裴云潇答完了所有的题目,认真检查了一遍后,放下了手中的笔。

从古至今,考场上都能见得人生百态。有的人喜,有的人悲。

裴云潇的旁边,是裴云拓的考室。三天来,她无数次听到隔壁传来隐约的唉声叹气。

作为裴家来讲,能有更多的子弟入仕,便是裴氏的政治资源。但作为裴云潇本人,她私心里一点儿也不想让裴云拓考中。

以裴云拓的学识,就算能通过省试,考中进士,也注定是要外放做官的。

像他这样贪图眼前小利而无视长远大利的人,为官哪方,就是哪方百姓的不幸!

隔壁的叹息声又一次响起,裴云潇隔着墙送去两个白眼。

也不知道,唐桁考得如何。

原著中,唐桁考中州府解元后,本想一鼓作气进京赶考,但却被州府一位老先生建议再多学习积淀几年。

而这一次,裴云潇决定担当起这个任务。她要带着唐桁去吴州宋大儒那里求学。

唐桁的学识与脑中的知识库太难得了,既然他将来总是要当皇帝,那最好多沉下心来学习更多的东西,将来能更多的改变这个他不满意的世道。

裴云潇的思绪还是飘远。她觉得在攻略男主这件事上,她现在越来越有一种养娃的感觉了。

随着阵阵锣鼓的声响,考试结束。考官收取个人的考卷,之后将考生放出考场。

一出去,锦年架着马车等在外头,见裴云潇出来,立刻迎上前。

裴云潇正要上车,韩少祯就活蹦乱跳的跑了过来:“小七,走,到万玉阁玩他个三天三夜的!”

裴云潇连忙摆手:“别,我只想回去好好睡一觉。”

“去哪儿睡不是睡啊!”韩少祯还想鼓动她。

“五哥啊,虽说万玉阁的姐姐们人美声甜会说好话,但还是少去为好。”裴云潇侧头朝韩少祯耳语。

“五哥过几年就要娶亲了吧,到时候让嫂子知道了,她会不高兴的。”

裴云潇说完,狡黠一笑,转身上了马车。

裴云潇清楚,万玉阁不是那种青楼,韩少祯也不是乱来的人,可谁让他俩是损友呢?

韩少祯这两年时常因为家族说亲之事困扰,谁提跟谁急。裴云潇若不提,岂不对不起他二人的感情?

果然,被晾在原地的韩少祯气的跳脚:“我想干什么干什么,何必在意区区妇人之见!”

解试的放榜在考后的第七日,考场外重兵把守,考生聚集在门外,翘首以盼张贴榜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