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佬从零建校(560)

作者:炀师 阅读记录

那这个量级的参赛选手堆砌出来的,将会是18块含金量极高的奖牌!

这一届获奖的选手,可以自称是500万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了!

聪明参赛选手和师长们也很快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的成名机会!

于是乎,所有人都摩拳擦掌,等着初赛的到来。

巫山学院也没让他们等多久。

5月1日,第一场初赛开始正式!

这一届巫山学院的比赛形式跟第一届差别不大。

初赛同样是没有老师监考,但却多了个一道智能监考程序,是系统和卓文轩共同研制的。

只要考生将摄像头调整好,这个程序就能识别出大部分的作弊行为。

足以为初赛提供基本的公平环境。

而到复赛和出线赛,则是采取人工加智能的双重监考。可以让一个老师一次性监考更多的学生,正适合这一届的比赛。

但跟上一届不同的是,这三场线上比赛淘汰的人数会更多!

仅初赛和复赛,每一场就要淘汰9/10的选手!

也就是说,初赛就要淘汰掉九千万人!是上一届总参赛选手的10倍还多!

而到了出线赛,更是百中取一。

最终只有一万人,能来巫山学院参加最后的奖项角逐。

而为了能更加精准地淘汰那么多的人,除了监考做得更加完善之外,这一届的题库也是煞费苦心。

上一届出题的奥数团队,在比赛结束之后并没有离开。

而是成为了巫山学院的常驻教职工。

他们这一年也没闲着,出的题目保证能让这一届比赛办得精精彩彩!

当然,在初赛开始的时候,五一劳动节也到了。

在放假前夕,邴曲和戴项禹过来给巫旭尧报告这次假期的安排。

戴项禹拿出一份文件:“校长,这是我们策划的劳动节活动。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能将这个活动,作为学校劳动节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巫旭尧垂眸扫过文件。

教师大会已经为这次活动商议了许多次,定下的最终企非常完善。

老师们计划以兴趣班为单位,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带学生们去体验为期五天的各自行业的工作。

工作体验结束之后,学生们制作出来的成品,会放到学校官网上义卖。

最终学生们获得的酬劳和义卖所得金额,会以所有参与的学生名义,捐献给互助会。

戴项禹笑道:“自从晏晴的短片在学校播放之后,孩子们都想要为互助会出一份力。其实这个活动,还是晏晴第一个,在校报中提倡的。”

“后来响应的学生越来越多,小主编便当起牵头人,让大家写了联名倡议书,交到了我们手上。”

戴项禹说着,欣慰的表情中闪烁着泪光。

他亲眼看着学校里,进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那些学生刚来的时候,几乎都是调皮捣蛋的差生。

他们因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导,加上成长的环境恶劣,所以不懂得顾及旁人的感受,只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他们对老师的苦口婆心和斥骂都不当回事,互相之间时常会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肯各退一步,发生这样那样的争执。

但是现在,即使是只来学校一个多乐的新生,性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学会了爱人与被爱,互相之间虽然仍旧会偶有争执,但很轻易便能和好。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以己度人,共情别人的不幸,关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这次的联名请愿事件,让戴项禹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学校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也让戴项禹面临即将到来的退休,也更加地安心和宽慰。

戴项禹的失神只在一瞬间,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平常模样。

邴曲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才帮邓泰宁报告:“这活动挺好的,可惜这一届的高三学生不能参与了,他们还得补课。”

“五月份是关键期,就抓最后这一个月了。”

说着,邴曲轻松地笑道:“这次他们的月考成绩还不错。只要高考发挥不失常,一本应该不成问题。”

四月份的月考,高三2-17班的同学,考了平均分292的好成绩!

现在他们在巫旭尧的系统面板里,预估的高考分数,也都有不少人突破90分。

相信最后这一个多月的冲刺过后,这个分数还能再往上涨一截!

短短一年的时间,这群学生就从一开始的二三十分,到现在这个直逼一本的成绩,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邴曲不由得感叹:“咱们学校真的太神奇了,我从未见过一个学校,学生对学习有如此大的热忱。而且专注力和思维活跃度,都比一般的孩子要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