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256)

作者: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一开始他还不习惯,现在听着也挺顺耳的。

王文广和梁校长从早上忙到现在,都累了一身大汗,不约而同的放下手里的铁锨,这种时候也顾不上讲究了,就坐在地头上歇息一会儿。

两个人相识一笑,梁校长感叹,“文广,以前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咱们两个还能有一起劳动的机会!”其实他还有后半句话,不过在场的人太多,不方便说出来。

梁校长想说的是,当年王文广回国任教,曾经多么风流倜傥的一个人,也会有今天。

梁校长烟瘾很大,他还不像王文广非雪茄不抽,农场里条件有限,想买纸烟也买不到,只能从农民手里买些烟叶子来抽。

“文广,昨天我还和小苏他们讨论,若要按照咱们的计划,实验改良的土地一共有一千亩,这些地经过改良后,灌溉系统必须跟得上,考虑到出水量的问题,一口井大概能管二十亩地,共需要至少三十口水井,打一口井就需要一百五十块,三十口井就是四千多块了,这一项远远超出了咱们的预算!所以我看,不如咱们改一改吧,挑出来质量比较好的三百亩,若是只打十口井,可能开支不会出入太大!”

王文广皱了皱眉头,梁校长的意见比较切合实际,但是他想到的却是,加入只改良五百亩地,不但实验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组织起来也比较容易,但这样的话,耕种面积也会减半,粮食的产量也会减半。

赵珍珍上次来的时候说过,因为冬小麦欠收,外面已经出现抢粮慌了。

他们改计划是很容易的,但造成的后果就是,农场那么多地可能都会欠收了!

他沉吟片刻,说道,“要不,咱们再打一个补充报告递上去?”

梁校长一贯谨慎,他摇摇头表示不赞同,“文广,本来农场就不同意咱们的项目,这是运气好上头批准了,咱们再要钱的话,估计就会在领导眼里落下做事不认真的印象了,不如这样,我看今年就这样了,等到秋天庄稼成熟了,咱们的试验田确实增产了,上头的领导肯定会重视的,到时候咱们想申请多少资金都容易!”

虽然王文广觉得可惜,但这些事情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就点了点头,说道,“地块少也有地块少的好处!咱们一个人负责二十来亩就差不多了,这样能更加精心一些!”实际上,二十亩也不算少了,虽然平整地块,撒上草木灰等物做的改良剂,然后再翻地,修建特殊的水渠,灌溉等等这些体力活儿,农场会组织大家一起干,但田地的日常管理和观察,数据的采集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的。

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农场的日常劳动,其实已经很累了。

水井全部打好后,也意味着土壤改良的工作进入了尾声。

年轻的教授胡利农看着清亮亮的地下水顺着水渠缓缓流进田里,心里甭提多爽了,排盐灌溉的水渠和一般农田的是不一样的,为此他熬了好几个晚上,才琢磨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现在这个方案已经被实施下去了。

“小胡!快过来!小心水湿了鞋子!”

胡利农冲昔日的恩师笑了笑,弯腰将脚上破了洞的胶鞋脱下来了。

他是王文广回国任教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才二十八岁,因为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了,这些年发表了不少论文,如果没意外,本来学校明年的职称评定,他能被评为副教授。

王文广笑着摇了摇头。

改良五百亩实验田,听起来是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劳动量的确也很大,但因为王文广他们整个计划都非常周全,不会出现返工和整改的现象,再加上有农场几千名的劳动力,等到了六月末所有的地块都收拾妥当了。

正好还能赶上播种玉米。

不要以为庄稼种下去了,等着秋天收获就行了,还要及时观察地块土质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还有对于玉米幼苗的成长,也是需要日日观察的。

因此,在儿子王建昌眼里,爸爸一次比一次黑,一次比一次丑。

“建民建国,你们是不是放假了啊?”

王建国点点头,说道,“是啊,爸爸,我们都放了十多天了!”

王建昌伸出拇指在嘴里咬了两下,突然问道,“爸爸,你们农场放假吗?”

王文广摇摇头,说道,“不放假,三宝也放假了对不对?”

王建昌点点头,说道,“对啊,哥哥弟弟和我都放假了!但妈妈只允许我们在家里玩儿,不能出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小建明实在太小了,建民建国再大也是孩子,赵珍珍都是早上就做好孩子们的中午饭,下午一下班就赶紧回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