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番外(34)

作者:青丘一梦 阅读记录

“也是人之常情。”娜仁随口道,但见琼枝从北屋架上捧了一个十分精致的填漆螺钿花卉盒来,约莫有五寸来长,四寸来宽,三寸来高,打开里头珠光宝气,金玉点翠满满当当,簪钗步摇花钿儿耳坠,皆是明珠宝石的镶嵌,打造款式精美,工艺上乘,光华璀璨。

可以说,这一匣子拿出去,足够寻常人家吃一辈子了。

在宫里也不过“珍品”二字,娜仁手边这样品质的首饰也并不是没有,此时见了只惊叹一声,拿起两个在手上细看,虽喜欢,却不十分惊讶,再不复当年两袖清风,见了金店里的金砖两眼放光,被店员围着警惕的时候了。

想起当年的壮举,娜仁忍不住一扬嘴角,从里头拣出几样嵌珠的首饰,光泽虽然微微泛黄,却并未黯淡无光,能瞧出其中岁月流逝的痕迹,没有人老珠黄的寂寥,只是淡淡的,更加内敛。

娜仁瞧着喜欢,却知道这样的首饰若是戴着,太皇太后与太后又得对她的首饰匣子进行连番轰炸,便只道:“且收着吧,等哪日这些珠子实在不能看了,再换了新的上头。”

这盒子里嵌珠的不多,更多是各色宝石翡翠,琳琅满目精妙非常。

娜仁看了一会儿,便道:“一时半刻也戴不上,里头匣笼底层的一个大屉子格还空着,连匣子收进去吧。”

“唉。”琼枝笑吟吟应着。

·

伴着晨曦,沉睡一夜的宫殿悄然苏醒,宫装女子内外来去,两排宫女太监分别捧着水盆香皂毛巾等物侯在门外,随着后殿的门被由内推开的“吱吖”一生,一名宫装妇人走了出来,见她三四十岁上下,面上横纹已生,神情严肃,生得干瘦,眼睛却如铜铃一般圆瞪着,精光时而闪烁,她一出来,门口那一排宫女中领头一个忙带着身后人拜下:“秋嬷嬷。”

“五红汤备下了吗?”秋嬷嬷声音沉沉的,目光所过之处宫人无不畏惧,领头宫女九儿系皇后陪嫁,对她格外尊敬,此时忙道:“兰嬷嬷早叮嘱过,备下了。”

小太监们不着痕迹地用眼角余光去看热闹。

约过一时,殿内又走出一宫装妇人,这个却生得团脸儿圆眼,身材丰盈,很和善的样子,一见了她,在秋嬷嬷威势下低眉顺眼的九儿便悄无声息地松了口气,微微欠身:“兰嬷嬷。”

“嗯。”兰嬷嬷微微点头,先是笑容和善地对那一队小太监道:“皇上起了,诸位请吧。”

然后迈过门槛侧身给那些小太监让出位子,待最后一个小太监也进了后殿,方对宫女们道:“进去伺候吧,皇后主子是个和善人,初次服侍的也不必怕。这宫里的规矩与府里的旧规矩有不同的,娘娘也都学过,诸位都警醒着,莫要逾矩了。”

“是。”

瞬息之后,殿内帝后二人各自洗漱。

康熙眼神在皇后身上划过,心道:阿姐的描述果不出离。

当今皇后生得个端庄柔和的面貌,鹅蛋脸儿天庭饱满尖下巴,柳叶眉弯弯,中等身材,肌肤莹润,大小算个美人儿,胜在气质端庄婉然,十个里挑不出一个的出挑。

“皇上。”开口的却是皇后,她声音清脆,放得柔缓却不刻意:“稍后是先拜见太皇太后与太后娘娘,还是先见嫔妃?”

康熙愣了一瞬,看向梁九功,梁九功苦笑:“哎哟哟,奴才哪知道这个呀。”

“位尊者见,先去——”康熙正说着,兰嬷嬷进来通传:“太后娘娘身边的嬷嬷来了。”

皇后忙传进来,未过片刻,阿朵步入殿内,对帝后二人请了万福,笑道:“太后的意思,宁寿宫偏远,再去慈宁宫又要绕一大圈儿,不让皇上与娘娘麻烦了,只去慈宁宫便是。太后娘娘此时也在慈宁宫,奴才还要回去伺候,先告退了。”

康熙点点头,皇后忙答应着,又让兰嬷嬷送阿朵,出了殿门在回廊处,兰嬷嬷双手将一个大红暗花锦缎做底,以黑绒线攒珠绣双喜纹的荷包递过去,笑盈盈道:“府里做的喜饼,给您添添喜气。”

阿朵忙道:“不过传句话,这怎么使得呢。”

然而兰嬷嬷一定坚持,她也没推拒过,走出坤宁宫后,站在那儿望着匾额上烫金的字,感慨:“好会做人。”

手在荷包上一捏,只觉里头沉甸甸的,似是有小锞子的形状,又有圆溜溜的珠子四五颗。

“不愧四朝元老府。”阿朵轻叹一声,摇摇头,抬步往慈宁宫去。

作者有话要说:

注:

《阿察布密歌》:合婚歌,也称念哈力巴经。满族风俗,新娘到男家第一日,在进行了抱宝瓶、坐福等仪式后,院内需置神桌,桌上供奉猪哈力巴肉(肘子肉)一方,碟一个,内装尖刀一把、酒三盅;新郎向桌面南面跪下。桌左边一人,衣帽穿戴整齐,单腿跪于神桌前,高声用满语念《阿察布密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