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句半(117)

作者:touchinghk 阅读记录

可若没有她在,纵是后宫三万丽人、三万万佳姝,又能有什么区别?

“知道江湖与朝堂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李承衍抬起眼睛, 又望了一眼月亮。

“高台上一场比武,就算输了也不过从头再来。可朝堂上刀光剑影,到头来,你我能否看见明朝这般皎洁的月光,都是未知之数。”

“是以,江湖上有仁德道义,放在我这里,便只有成王败寇了。”

三月,先皇百日忌。

齐王李承衍率十万大军,攻打黄崖关守城。

十余撞车齐排并进,跟在烈焰熊熊的火车之后,朝着黄崖关的城门撞去。

城墙外早有工兵填满战壕,高高架起云梯。黄崖关守兵但凡露头,必会被穿云弩洞穿眉心,立时毙命。

攻城开始不过两个时辰,一向固若金汤的黄崖关城墙便摇摇欲坠,城破仿佛已近在眼前。

齐王军中一片喜气,无人料到百年天堑竟被攻破得如此容易,人人摩拳擦掌,俱想早日入城,以偿冬日驻营之苦楚。

撞车之后,骑兵与步兵纷纷跟上,一点点迫近,只待主将挥旗下令,便会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云梯。

荀远紧紧跟在李承衍身边:“殿下还在等什么?”

李承衍却有一瞬间的恍惚,抬眼望天,只见方才还云海浩瀚晴空万里的天空,刹那间晦暗不明。浓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看不见半点日光。

“这日头…比不过昨夜的月光更明亮。”他喃喃道,轻声说。

一句言毕,荀远甚至来不及回李承衍一句话,震耳欲聋的响声便在城墙上响起。

灰烬寂然而起,黑雾腾空笼罩,仿若邯郸城前郑三琯火烧云梯往日重现。

而那雷鸣般的轰响却又一声接着一声,未曾停歇。

“火铳!举盾!”荀远高举盾牌,紧紧护在李承衍身旁,“殿下,火铳换火药极慢,待躲过这一波攻击,我们趁势攻城!”

李承衍却沉沉抬起手:“不,这绝不是火铳。”

话音未落,血肉模糊的残肢恰好从天而降,跌落在李承衍的马前。顶在最前的撞车伴随着一声巨响四分五裂,木块飞溅。

仿佛天雷降临,每一声巨响后,都会有一片地方被夷为平地。握在手中的盾牌仿佛一张任人拿捏的碎纸片,顷刻间灰飞烟灭。

黄崖关的城墙上出现数架黑黝黝的圆黑洞——像是火铳的铳孔,却又大上许多许多。

“火门炮!”有人大喊,“是扶桑的火门炮!”

齐王军中有兵士自幼长于闽浙一带,缕受倭寇侵扰,曾亲眼见识过火门炮威力,惊慌失措。

一时军心涣散,人人自危。

荀远牙关紧咬,一刀劈下,砍断那人头颅,怒道:“什么火门炮!不过两三支破鸟铳,竟将你们吓成这样!军中再有人扰乱军心,以奸细论处,斩立决!”

被斩下的头颅仍挂在刀尖,荀远回过头,撞进李承衍深沉的目光中。

江湖上有仁德道义,有真相;战场上,却只有你死我活,只有成王败寇。

路已走到了今天,就算不想走也得一步步往下走。

荀远举剑高呼:“齐王殿下乃真龙天子,自有神兵相护!”

李承衍亦调转缰绳,红缨在风中飘摇,金刀出鞘,一马当先。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朝前冲着,风从颊边呼啸而过,心中却蓦然悲凉一片。

当日程云与三琯远赴陇西,他派荀远小心跟随,一是为了护三琯平安,二是为了探明此二人深秋离京,远赴阴山,到底图谋为何。

直至三琯于石羊河中失踪,他急怒攻心亲往陇西,这才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意。

卢燕太子的阴山宝藏,他李承衍从来不放在眼中,只当是那笑话一场。

可他明明知道…明明知道程云与三琯徘徊阴山必有所求,却不得不因为父皇去世,万里奔丧回到黄崖关前。

时也,命也 。

程云和三琯在阴山中寻到至纯硫磺硝石,填入扶桑火门炮,成为了无可战胜的天降神器。

战马嘶吼悲鸣,撞车四分五裂,云梯上被人浇下桐油,霎时间火光一片。

兵马阵型溃乱,炮火到达处,寸草不生,死伤无数。

李承衍臂间挎着穿云弩,足尖点在马背上,高高跃至木幔车上。他眯起眼睛,稳稳射/出一箭,城楼上掌炮的小兵额间中箭,跌落城楼。

可不过是杯水车薪。

立时有人顶上了那小兵的位置,将幽深的炮筒直直对准木幔车,发出震天的雷鸣。

“殿下!小心!”荀远脸色剧变,飞身扑上前。

却哪里还来得及?

幔车四分五裂,轰然坍塌在地。

掌车的小兵被拦腰砸断,在积雪刚融的黄泥地上裂成两截,鲜血横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