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错之嫡女的快意人生+番外(762)

作者:怡然 阅读记录

老皇帝猛的抬眼看着身旁的李锦夜,李锦夜坦然迎上他的目光,轻叹道:“父皇,连四川地动的银子,一大半是从陆府查抄来的。”

言外之意:你还要我怎样?

老皇帝咬牙切齿着,从嘴里一字一句道:“开春,江南,两广给朕加税!”

李锦夜神色大变:“父皇,万万不可,江南水灾后一直没缓过气来,两广在程德龙那时,就被搜刮的厉害,万一……”

“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老皇帝将奏章劈头盖脸的砸过去,“朕还从来没穷到过这个份上!”

……

以贵妃仪制安葬皇后和江南、两广加税的诏书一经正式颁布,举国哗然。

江南,两广立刻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此间,刘恒又为陆皇后上书一次,老皇帝一怒之下,将他革职锁拿,发往伊犁。

李锦夜得到消息后,连夜进宫,在殿外跪了整整一夜,直将自己跪成个冰人,才让老皇帝心软了一下。

饶是这样,刘恒这个大学士的官是做不成了,只得上书告老还乡,皇帝当下批准。

刘恒那个心灰意冷啊,三天后就举家迁往老家。

离京前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来到安亲王府,长吁短叹。

“王爷,祸乱的开始,便是独断专行,听不进谏言,我虽为文官,却还眼不瞎,耳不聋,大莘风雨飘摇啊!”

刘恒历经两朝,见识阅历无不高过常人,大莘风雨飘摇路自熙帝而兴,宝乾三十年盛极转衰,以后呢?

一步一步走向穷图末路?

他谏言不可以皇贵妃之礼葬陆皇后,哪里是为陆氏说话,他是怕日后工笔史书给皇帝写下难堪的一笔。

却没有想到,自己一心为国,为君,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李锦夜把人扶起,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拍拍他的肩道:“刘老,归乡之路,一路顺风吧,别想太多,没用!”

刘恒刚想回敬一句“王爷怎可如此淡定”,却从李锦夜的话中,依稀品出了别的什么意思来。

也是,老皇帝若一意孤行再立新后,这一位怕是什么都空落了下来。

回府的路上,刘恒左思量,右盘算:若真是晋王上位,只怕他小小年纪根本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能挑起大莘重担的,唯有安亲王,但安亲王的身份……

唉!

大莘,危矣!

第五百八十三章 义诊

刘恒离京的半月后,皇后的棺椁移出皇宫,送入昭陵地宫。

这一日,京城下起大雪。

雪如鹅毛一般飘飘洒洒,短短时间,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沧海浮生,载浮载沉,怨魂终于归入大地,留在世人记忆中的,只是一个与废无异的陆氏皇后。

此刻,千里之外的海南,依旧暖风阵阵,热浪袭袭。

一处阔大的宅子里,白幡高挂,隐隐传来此起彼伏的痛哭声。

李锦轩披麻戴孝的跪在地上,悲痛欲绝,他的身前是陆皇后的牌位,身后是他妻妾儿女。

唱礼官唱罢礼,李锦轩被人左右搀扶着,挥开众人,独自入了书房,将自己喝了个酩酊大醉。

他一手敲着碗,一手击着桌,反反复复吟唱着一句小调:生生死死随人愿;酸酸楚楚无人怨。

母亲,魂魄西去之时,愿能找到归宿,儿子不孝,不能送你最后一程,愿你来世,不做帝王妻!

……

京城的这一场雪,整整下了五日都不曾止住,四九城里一片冰寒。

暖阁里,玉渊一边看着帐本,一边听江锋回话。

江锋前几日去了庄上,将京城附近所有的庄子一一查遍,发现今年的收成不是很好,麦子撒到地里,刚冒了个新苗,被这一场又一场的雪冻得新苗死了小一半。

这会天又这么寒,便是补种下去,也长不出什么来。长不出苗,明年庄稼铁定欠收,佃户们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江锋末了又道:“小姐,这鬼天冷得都和西北那块差不多了,我入京城以来,还从没见过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雪。”

玉渊头一抬,看向一旁的老管家,“老管家,你可曾见过?”

老管家想了想,道:“老奴倒是见过,那还是老奴小时候,雪下得比现在还大,天比现在还冷,老奴记得很清楚,那年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头一件便是熙帝归天,其次,便是西边大乱,老奴瞧着这光景,还是那句话,多存些粮吧。”

玉渊点头,冲江锋道:“过年两月,佃户租子减半,今年的粮食一颗都不要往外头去,都入庄上粮库。南边,你让沈容,沈易两兄弟跑一趟,也是我这个话。”

江锋犹豫了一会,“小姐,京中有老管家坐镇,不如我亲自往南边去一趟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