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128)

作者:步帘衣/桥半里 阅读记录

白起其心之狠,冠绝古今,不怪是天下第一屠夫,他手下近两百万亡魂,史称“人屠”。

所以,这就是狄其野为何要自己跳下浊河去测水速和带沙量。

水势易借难收,假如像白起那样放水不顾,涿渡城与战国鄢城必然是一个下场。而想要收水势,反过来一个弄不好就容易牺牲楚军自己的兵卒,故而狄其野十分小心,宁可自己大冷天跳浊河,也不想让自己手下兵卒无谓牺牲。

顾烈被狄其野小心安排在水淹不到、能看清战场全貌的山坡上,还没看到最后,顾烈猜出了狄其野的布局,带领近卫王师打马下了山坡,赶到涿渡城外西北方向的涿道。

狄其野领兵攻入涿渡城,把战场交给五大少,他带领一队亲兵施施然从西面城门出了城,绕入涿道,就等着把外逃的北燕守军将领一网打尽。

他踏上涿道,却见到已经等在那里的顾烈。

狄其野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带着亲兵与顾烈汇合,笑说:“谁说主公只擅水战?”

顾烈不吃他灌来的这口迷魂汤,坦言道:“我是窥得全豹,才猜到你的后招。要是这样都猜不到,我能带兵才是稀奇。”

“主公过谦了,”狄其野指着慌乱逃入涿道的北燕将士,实事求是地说,“不止有人猜不到,还自投罗网呢。”

楚军一拥而上,把这些北燕逃兵粽子似的绑起来。

顾烈无奈地笑了一下,又收敛了表情。

他有心想说说狄其野莽撞,可这话没法说,狄其野做事确实都占着理。

顾烈要是说他不爱惜自身,这难道说狄其野爱惜兵卒是错?顾烈要是说他太过急躁,可以把方法教给堪舆队再由堪舆队去测量,这难道说狄其野不该及时把握战机?

顾烈脑内演练攻防,发现不论自己说什么,狄其野都有能回嘴的话,而且狄其野很可能就是会这么回嘴,占着理反过来气他。

所以顾烈不想说,但他心里又拧着。

本来么,要是一般君臣,这种时候,主公大可以为胜仗高兴,把狄其野好好表扬一番,或许再称赞几句狄其野爱护将士,这事就结束了,没什么可担忧皱眉的。

可是……

近卫的回禀打断了顾烈没理出个头绪的沉思。

“主公、将军,”近卫急忙禀报,“敌将王识献跑了。”

跑了?

狄其野挑眉,惊奇道:“怂人命大。”

顾烈凝神细思,对狄其野道:“附近二城,若即刻出击,是否有把握拿下?”

狄其野一愣,笑道:“我领兵去攻,只需一夜。派他们去,一天一夜足矣。”

片刻后,顾烈下巴轻抬:“就派他们去吧。”

狄其野潇洒一礼:“末将领命。”

话音刚落,骑着无双往涿渡城去了。

顾烈一边帮他善后,一边接着想,可是,可是什么呢?

*

王识献确实是怂人命大。

他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在倒地的城门下面,幸运的是,城门虽然拍晕了他,但最终是倒在了城墙垮塌的落石落砖上,没有把他压死。

此时楚军已经打入城内,王识献悄悄探出头去,看到楚军已经破入城门,立刻又缩回了门板下。

王识献拼命把身上的重甲厚衣全都脱了,丝绸里衣也脱了,只穿着为了展示自己廉洁的蓝布外袍,用力在泥水里搓了搓,这才往身上一裹,灰不溜秋地爬出城门门板,匍匐而行,钻进小巷才一路疾奔。

王识献仗着一早就思考出了数条逃生路线,成功抢在楚军之前,从北面逃出了涿渡城。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对杨平发誓不到山穷水尽,绝不让楚顾军队踏足翼州一步。那现在城也破了水也尽了,楚顾把涿渡城打下来,也怨不着他。

王识献在王家守军的城池要了匹马,然后不要命地往燕朝皇宫奔去。

杨平还没收到涿渡城城破的消息,衣衫褴褛的王识献就出现在他面前。

“陛下,”王识献满身泥水,活生生瘦了三圈,往杨平脚底下一扑,嚎啕大哭,“狄其野用兵歹毒,放水淹城!末将本欲与将士们共存亡,奈何亲兵以命救我出城!陛下,涿渡城惨败失守!请陛下赐罪!”

不是说好了马革裹尸吗?

怎么还有亲兵以命相救这出?

悼亡诗草稿都打好的杨平有点小小的不开心。

“将军为我北燕守城至最后一刻,何罪之有!”

杨平说着场面话,意欲伸手把王识献扶起来,但视线触及他满身脏泥,当即嫌弃地缩了手。

杨平掩饰地轻咳一声,又道:“蛮荆楚顾,无道暴戾,竟然效仿人屠白起放水淹城!可怜我北燕惨死的将士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