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249)

作者:步帘衣/桥半里 阅读记录

然而,梦境毕竟是不受控制的。

狄其野回过神,发现梦中场景已换成了奉天殿。

顾烈端坐于龙椅之上,唯独自己一个人站在殿前,众臣议论纷纷,狄其野凝神一听,他们竟然是在说,自己与风族首领吾昆私下见面,参自己通敌叛国。

吾昆不是早就死了?狄其野看向群臣,希望从他们身上寻找时间线索,但细细看来,狄其野发觉,梦中的朝堂构成,与现实亦是不同。

颜法古、牧廉和数位大臣没有出现在朝堂上,在位的另有其人。曾经在楚王宫游园见过的柳家人,堂而皇之地站在奉天殿,似乎还有谢家人的身影。

狄其野更加疑惑,若说谢家是清流,顾烈留着他们,也算是物尽其用,柳家何德何能出现在大楚朝堂之上?

正想着,却见有人出列道:“陛下,定国侯无话可说,就已是叛国明证。他已经不止一次离开京城,焉知不是为风族传递消息?陛下,臣以为,定国侯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严惩!”

那人话音刚落,立刻数人附和道:“柳国丈所言极是。”

国丈?顾烈娶的是柳家人?

狄其野霎时不知该作何感想。

此时,顾烈开口道:“此时证据不足,定国侯为大楚打下半壁江山”

“陛下!”顾烈还未说完,就有大臣出列道,“虽然定国侯已将吾昆所赠之物销毁,可人证尚存,他身为大楚侯爵,私下与屠我蜀州三城的敌首相会,怎可就此姑息?”

“这,”顾烈语塞。

姜扬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翻过,不是姑息,而是不冤忠臣。若开国功臣因人言获罪,天下人要如何看待陛下?”

姜扬此言一出,将事情扯到顾烈身上,群臣倒是安静下来。

然而祝北河出列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开国功臣并非免罪牌,如今有人证无物证,只能说无法定罪,却也无法洗清定国侯叛国的嫌疑。”

他这么一说,群臣纷纷言是。

狄其野看明白了,这梦里的自己,比起现实中,更是众矢之的。

但仔细一想,这样其实才是更正常的发展,倒是姜扬的维护,令狄其野有些意外。

狄其野察觉到一直心情平静的顾烈发起愁来,于是向龙椅看去。狄其野惊讶地发觉,顾烈的两鬓,竟然已经斑白了。

这究竟是哪一年?

正想着,孤零零站在殿前的那个自己,忽然笑出了声。

这一声笑,就好比入油锅的水滴,炸出了群臣阵阵声讨,怒骂他藐视朝堂。

狄其野又看向殿前的自己。

狄其野心头一跳。

他太清楚他自己的个性,所以,绝对不会错认自己的眼神。

那眼神中,分明是决绝之意。

为什么?他不可能因为在朝堂上受众人冷眼就心生寒意,他根本不会在意这个。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大楚帝王终于不耐烦了,直接下令道:“定国侯即日起禁足未央宫,由寡人亲自监守!除非另有证物,此事就此押过,不可再议!”

禁足未央宫?

狄其野来不及深思,梦中场景再度转换,令狄其野烦不胜烦。

他只想醒来。

这一回,还是在奉天殿,只是换了几位大臣。

顾烈还是高坐龙椅,自己则位列武将之首,与现实中很是相似。

顾烈虽然是标志性的面无表情,狄其野却感受到他的疲倦,和若有似无的不满。

群臣正在热火朝天的议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赞成撤去一个人殿试第一的成绩。

此人名叫兰延之,之所以要撤去他的状元成绩,不是因为他舞弊,不是因为他贿赂考官,而是因为,他的祖父是商贾。

这让狄其野立刻想到了顾烈刚推行的允许商贾及商贾之子入场科考的政令。

这个政令,奉天殿讨论了好几个早朝,加上了许多限制条件,诸如“考前两年及考后永世不得经商”“商贾出身的庶吉士不可官任原籍”等等,才得通过。以顾烈对朝堂的把控程度,出现这种状况,足以说明朝堂上的反对阻力有多大。

顾烈此举,用意是声东击西,借此抬高商人身份,鼓励民商,在重农后,进一步发展经济。

狄其野猜测,梦中这个顾烈,也许会借这个兰延之的身份,做出同样的举动。

可是,梦境中的这个大楚朝堂,顾烈不仅要面对楚顾家臣、外来武将等功臣势力,还有想必在儒生中颇具影响力的谢家清流,和与谢家清流勾连的柳家外戚。

所以,狄其野并不意外地看到,当梦境中的顾烈提出以兰延之为先例,允许商贾之子参与科举时,群臣立刻激烈反对,甚至连姜扬都不甚赞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