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33)

作者:步帘衣/桥半里 阅读记录

一箭刚过,又来一箭,左都督姜通瞥见险情,策马赶来,要替狄其野挡这一箭。

却见无双怒吼一声,都不需狄其野策动,一人一马奔如飞河流星,瞬息间便至弓手身前,无双前蹄一踩,将其踏翻在地。无双犹不解气,把人跟蹴鞠皮球似的踢地老远,近卫侧旁赶到,将人拿下。

左都督姜通先是长舒一口气,然后是止不住地后怕。

若不是主公送将军的青龙刀比寻常战刀长,最开始那一箭,恐怕已经伤了将军手臂,谁知道箭矢有没有淬毒?若是将军有失,他们这些特地被主公选出来跟随将军的,难逃一罚还在其次,没了这个兵神主将,于他们是更大的损失。

不多时,战场已经控制在楚军掌握下。

左右都督这回是千般小心,虎豹狼骑先派先遣部队将威远城搜了个干干净净,才让狄其野进城。

狄其野只觉得五大少突然传染了姜扬的老妈子风范,还寻思是不是左都督这个姜家人把其他四个给带歪了。

进城路上,风波又起。

威远城百姓见识了大楚军队的勇猛,这回是自发在道路两旁跪迎楚军,楚军铁骑踏踏而过,震撼着每一个威远城百姓的内心。

也不知是大人太过害怕,还是孩子调皮,一个孩童滚进道中,正要落在无双的马蹄底下。

这么小的孩童,若是被无双一脚踏中,恐怕是会没了性命,狄其野一推马身,借力侧身下腰,长手一伸,把孩童捞在手里。

将军惊险救人,左右行列吓了一跳,都自发地止住了马。

狄其野正要问那孩童有没有事,那孩童手中匕首猛刺他未被甲胄包住的腿,稚嫩的声音大喊着“燕朝正统,蛮楚必亡!”,令人心底生寒。

狄其野眼疾手快,把人丢了出去。

然而还是被划破了腿。

左右都督、虎豹狼骑登时是白了脸,赶紧把狄其野簇拥进了先行安置好的将军帐。

两波刺杀,箭矢淬了毒,匕首没毒,幸好是没毒。

知道箭矢淬了毒,祝北河揪着心,在军医查验匕首的时候,全程用一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目光盯着狄其野,试图唤起狄其野的悔过之心。尤其是顾烈的来信一到,祝北河那个眼神更是痛心疾首。

但知道匕首没毒,伤也是小伤,祝北河就满眼欣慰起来。毕竟青州已定,狄其野又受了小伤,虽然痛心,可是也不必再担忧狄其野又闹幺蛾子了。于是乐呵呵地回自己帐子写战报。

狄其野可不服气。

使出这种阴私招数,战场无能,靠没有自主思维能力的孩童玩刺杀,本就是出招的人输了,有本事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打败他啊?

祝北河近来看向自己的叹息目光,狄其野心里也清楚,祝北河是觉得顾烈对他太好,也许并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因为忌惮,所以捧着他。

可狄其野更清楚,顾烈不是这样的人。

倒不是说狄其野觉得顾烈不该忌惮自己,自己这么厉害,必定会战功赫赫,顾烈若是一点都不忌惮自己才是傻子,怎堪称为明君。

而是说,顾烈如果只是忌惮自己,是完全没有必要做到这个地步的。顾烈善谋断,善用人,靠的是他的冷静智慧,而不是怀柔卖巧。

所以狄其野想不明白的是,顾烈为何对自己这么好?

他不怕险战难打,甚至不怕战死沙场。但这种没来由的、没经历过的“好”,让他掌控不住,让他心生不定,甚至有些恼怒起来。

养伤养到第六天,狄其野派人去请了左右都督。

左右都督一进帐子,看见铁甲带盔的狄其野,心下大呼不妙。

“阿左,阿右。”

阿左?

阿右?

因为遇刺霎那五少真心担忧的脸庞决定对他们好一些的狄其野,敲了敲堪舆图,用明早去集市买两块豆腐的语气,轻松地宣布:“即刻启程,我们去帮陆翼打中州。”

作者有话要说:*顾烈:你是不是想气死我

第20章 似我因我

事实证明,老实人不是没有脾气。

祝北河这回不给狄其野找托词,直接把口信加急传回去荆州,什么文书都不补,那意思是他不管了,让主公自己看着办吧。

他也没法管,主公军令是让狄其野打青州,结果人家青州打下来了还不过瘾,跑去打中州了,这往小了说是违令,往大了说是擅动兵马,他祝北河怎么管得了?

急报进议事厅的时候,恰好姜扬在。

狄其野三战定青州,整个荆楚都传诵着这位神将的名字。中州顾家趁机奏请主公,说是为了迎接狄其野回城,愿承担花销,在楚王宫的游园举办盛会,君臣同乐。

主公大约是有什么打算,竟然把这份奏请给批了。姜扬好奇得很,但主公一副不愿详谈的模样,他也不方便问,满腹疑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