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恶(81)

作者:傲娇内怂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张景澈伸手拂过卷文封面的积灰,淡淡一笑:“无妨,辛苦各位了。”

赵同知潦草地行了个礼,就要退下。

张景澈却在这时叫住他:“赵同知,你我身为锦衣卫,皆是替天子办事,若是得力能干,天子自然愿意养着咱们,可若办事不利,天子手下的鹰犬多的是,大可换一条锋利凶猛的……你是聪明人,应该懂我的意思吧?”

赵同知将这话放在脑子里品了品,蓦地肃整了神色,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

新帝并非锦衣卫不可,张景澈也不是只有北镇抚司一条情报线,他在浩如烟海的文卷中坐了一下午,待得应召而来的韩洵步入堂中时,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正拿着一卷文书,一目十行地翻阅着。

“大人,这是您要的资料,”韩洵将一卷文书双手奉上,“自国朝定鼎以来,土地兼并之风屡禁不止,但凡京中数得着的公卿王侯,都在其中掺了一脚……卑职只能挑出闹得最凶的几家给您过目。”

张景澈接过文书,随手翻了几页,眉心微微一跳:“沛国公?他也牵扯在里面?”

“非但牵扯在里面,闹出的动静还不小,”韩洵坦然道,“那是承平二十一年的事,当时大人还在北疆潜伏,所以不清楚……沛国公老家在齐鲁一带,其子归乡祭祖时,看上了一户人家的田地,说是风水极好,百年后若能归葬其中,必得家族昌盛、枝繁叶茂……”

张景澈轻嗤一声:“无稽之谈!”

韩洵没敢接口,顿了片刻才道:“大人也知道,三水六水,统共一分田,田地乃是寻常百姓糊口的营生,哪有轻易贱卖的道理?两边谈不拢,沛国公之子一怒之下,居然命人给那户农家的儿子硬扣了个罪名,又用极贱的价格买下那块地……”

张景澈眉心微动:“后来呢?”

“还能怎样?”韩洵摊了摊手,“那户农家没了糊口的生计,光靠沛国公府给的一点银钱够干什么?那对老夫妇还想去官府喊冤,可谁会没眼色到为了几个升斗小民,跟沛国公府对着干?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张景澈脸色阴沉得厉害。

“沛国公……”他玩味着这三个字,“若我没记错,沛国公夫人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和当今皇后前后脚嫁入东宫,这位大公子莫非就是……”

“就是他!”韩洵干脆道,“这位大公子是沛国公唯一的嫡子,从小被沛国公夫人和太夫人当宝贝似的捧在手心里,这么多年下来,养出一副唯我独尊的纨绔性子……就前几天,国丧未过,他还跑去醉红楼喝花酒,差点为了一个未梳拢的清倌人,跟永平侯世子大打出手。”

张景澈皱了皱眉,被这些世家公子的放荡做派恶心得不行不行。

韩洵察言观色,唯恐自家首领打抱不平,硬要横插一杠,小心翼翼地劝解道:“沛国公虽不比定边侯府握着兵权,却也是传承数代的簪缨世家,家中嫡女又嫁入宫城,不日大封六宫,一个正一品妃是跑不掉的……您刚入主锦衣卫,根基尚未扎稳,眼下实在不是和沛国公贸然对上的好时机。”

张景澈沉没片刻,将文书卷成一摞:“我知道……只是早上听许郎中提了一嘴,随便问问罢了。”

韩洵欲言又止地看了他一眼。

张景澈头也不抬,犹如额头长眼一般:“想说什么就直说,你跟了我这么久,有什么好顾忌的?”

韩洵于是直言不讳:“首领,依卑职之见,您现在领着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的差事,只管做好分内事……当初勤政殿前那场风波,有心人看在眼里,也隐隐揣测到平王倒台的缘由,您如今韬光养晦还来不及,哪有自找麻烦的道理?”

张景澈苦笑了笑。

他当然懂得韬光养晦,可许谦这番“土地兼并”的高谈阔论是当着他的面说的,用意不言而喻。他有心收敛锋芒,却架不住旁人将麻烦往怀里推。

更有甚者,张景澈坐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上,就如一把出鞘长刀,只能往前,不能退后。吴太后几次三番地敲打,无非是想告诉他,往前尚有生机,一旦起了明哲保身的念头,便只有鸟尽弓藏一个下场。

“果然,当初就不该回京,还不如听杨侯的劝,远远避开这个是非之地,”张景澈厌倦又漠然地想,“如今进退两难,想走也走不掉……至少得等大封六宫之后,景素将孩子平安生下来,我才能放心离开。”

张景澈离开北镇抚司时已是日薄西山,天边燃烧着熊熊晚霞,偌大的帝都城浸泡在一泊血色中。张景澈走下石阶,就见一个年轻男人在门口的石狮子旁来回踱步,他定睛细瞧,认出那人是定边侯府的家将,仿佛是叫梁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