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44)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林蓁更不好意思了,刚想谦虚几句,林廷相却道:“大人,您不知道,我这位侄子从小就不一般,他虽然家境贫寒,父亲却也是位儒生,他三岁就能识字,五六岁时四经都读熟了,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可这孩子却并非如此,他这几年却越来越长进,知书达理,应对有度,可若是想让他从璞玉变成真正可登大雅之堂的名贵玉器,依在下看,他还缺了些名匠的雕琢呀!”

林廷相原本的意思是暗示薛侃,让薛侃收林蓁为徒,谁知薛侃却当即就点头道:“嗯……我倒是知道一个绝好的机会,能让你见识到更多的才子名士,读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东西,只是不知你是否舍得离开父母!”

林廷相虽有些不解,却还是及时的对林蓁使个眼色,林蓁赶紧跪下,道:“求大人指点。”

薛侃站起身来,在屋里踱了几步,道:“不知你们可否听过,湖北安陆州的兴王,是宪宗皇帝第四个儿子,他和江西的宁王正相反,一点也不喜爱珍玩女乐,而是饱读诗书,对子民十分宽厚。因为他受封在楚地,那儿向来崇尚巫蛊之术,轻视医药,他就和当地的名医编了好几本医书,不知道救了多少百姓!”

林蓁一听“王爷”这俩字就头大。尤其是想到林大毛那秘密的身世,他不愿意跟什么王爷、王府产生任何牵扯。虽然心里这样想,他还是认认真真听着薛侃接下来的话:“唉,只可惜这位兴王,虽然封号里有这么一个‘兴’字,他这府里的人丁啊,却一点也不兴旺。先前诞下了四位郡主,两位世子,如今留下来的只有一位小世子和两个郡主了。他这小世子如今十一岁,想找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作伴读……”

林廷相听到这里,方才明白薛侃的意思,他看了看林蓁,见林蓁还面无表情的在那儿跪着,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于是他便略一思索,开口问薛侃道:“这位小世子又为何不在本地找一个孩子陪他读书呢?”

薛侃听到这里,有些欲言又止,停下脚步,先是一拉林蓁,道:“起来,起来说话。”

林蓁犹豫着站了起来,听两人继续议论,大意是兴王爷因他这唯一的世子身体不太好,一直没怎么让他太过劳累的去攻读诗书,两年前请王府那两位长史为他开蒙之后,也曾找了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入府让这世子挑选,可却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他的眼的。

先前薛侃在南京拜了当时的心学宗师王阳明为师,后来又追随王阳明到了江西,这次辞师回乡之前,他和那些王学同门一起在湖广游览,被尊重贤士的兴王请到府中讲学,无意中提到此事,兴王便对薛侃道:“听闻潮汕多才子,若是有伶俐的孩子,他家中愿意的,就请一位过来,陪熜儿读书,我定会厚待他。”

薛侃当时应下了,可是他却并没想到,真的会遇上像林蓁这么一个,年纪合适,学问出众,性格又机灵随和的孩子。

薛侃对林廷相把情况说完之后,就转头看着林蓁,对他说道:“兴王那里,要请什么大儒没有,藏书楼中的书何止万卷……那小世子我也见过,身体虽然弱些,却极其聪慧机敏,和一般的孩子大不相同……”

林蓁渐渐平静下来,虽然他觉得这个提议有点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感觉有点突然,但抛却他对“王府”两个字的抵触情绪,薛侃说的那些好处实实在在的打动了他,他整理一下思路,对薛侃道:“大人,我……我有几个问题……”

薛侃轻轻咳了两声,道:“你说吧。”

林蓁问道:“第一,这位小世子,他如今十一岁,眼下陪在他身边的,都有些什么人呢?”

薛侃一愣,明白了林蓁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毕竟,他要是去了,日日夜夜对着的可就是这么一位尊贵的世子,大概自己刚才的描述让林蓁觉得这位世子很不好相处,身边不能容人,毕竟要是去了天天都面对着这么一个不好对付的主儿,谁也不会愿意去的。

薛侃忙道:“这个嘛,我也知道一二,这位世子自小有他奶娘的儿子陪着,还有宫中派下的一位姓黄的太监和其他几位内官伴读。太监就不必说了,他那奶娘的孩子父亲是府中侍卫,姓陆,一身好武艺,却不是诗书世家出身。兴王殿下自然也希望世子还能有几个知书达理的孩子为伴。你不用怕,若是到了那里世子不喜欢你,兴王自然就把你送回来,还少不了有些银两相赠。所以,这个你没什么可担心的。”

林蓁听罢,放心了些,点点头,又问:“第二,我若是在那里做侍读,再过几年,我……还是可以去科考的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