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202)

作者:回眸已半夏 阅读记录

让以前小瞧他的人都大跌眼镜。

府城的文人圈子里,有回溯老牌的书画切磋,棋艺切磋,还有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蹴鞠比赛。

这项运动不仅好看,还能炫技,给观赏的人展示他们平日里不仅会用笔杆子,身体锻炼也没落下。

大部分圈子里的文人还在刻意训练的时候,黎锦已经不知不觉赶超了他们。这让那些之前看不起黎锦的人如何不脸疼。

第二日,黎锦就收到一封制作精美的邀请信。原来,这个文人圈子主动给黎锦下拜帖了。

黎锦稍有些拿不定主意,先去跟万教谕商量了一下。

哪知万教谕听了后一脸的古怪,“阿锦,你这是跟我开玩笑?”

黎锦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诚恳道:“教谕,我对这个圈子不了解。此前在镇子上读书,也没加过任何圈子。”

万云叹了口气,说:“幸好你第一时间来找的我,要是找其他人,指不定以为你在跟他们炫耀。”

黎锦沉默着,有些明白其中含义了。

原来这圈子在府城文人中地位很高,没个两把刷子是不可能被圈子认可的。

一般来府城定居的文人都会先给本地的文人圈子下拜帖,等到他做出有名气的事情,才会被吸纳进来。

“进入一府的文人圈子,这就代表着你的人脉可以完全覆盖整个府城。你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画、手谈……”

万云感慨,“我也在这圈子里,每月固定参加几次诗会。不过和你不一样,我是主动给他们下拜帖的。”

黎锦苦笑:“可他们认可我根本不是看我的学问水平,单单就是蹴鞠能力。”

万云说:“阿锦,你这样就有点妄自菲薄了,他们肯定是先考察了你的学问能力,本来就把你列为邀请的候选人了,后来又发现你蹴鞠厉害,这才如此早下的拜帖。”

万云不愧是在府城长大的人,居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此刻,文人圈子的两位组织者还在讨论这拜帖下的值不值得。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说:“这简直就是胡闹,区区一个双案首,居然在没给我们下过帖子的情况下,我们先给他下的拜帖?你怎么能如此没有风骨。”

“庞爷爷,您也别这么说啊。双案首已经符合进来地资格了,您只是觉得他没有主动给我们下拜帖,所以才过意不去。不过,您没去现场看他蹴鞠,这着实有些可惜。就凭黎锦那丝毫不慌乱的面色和精准的射门能力,都足以展现这人的心智,我作主给他下拜帖绝对没错。”

庞姓老者还想再说什么,那年轻人又道:“庞爷爷,我们来打个赌吧。”

老者说:“赌什么?”

“就赌黎锦的院试成绩。”

老者吹胡子瞪眼:“肯定是廪生,没什么好赌的。”

“不,我猜,还是案首。”

老者:“你说他能连中小三元?”

年轻人点头,道:“我是这么猜的,如果我赢了,您就原谅我这次自作主张,如何?”

老者说:“哼,如果他真的是小三元,又肯加入我们,我就收他为徒!”

这话一出,那个年轻人手上的茶盏直接跌落在地上,细腻的白瓷四分五裂。

收徒?他没听错吧!

黎锦得到了万教谕的指点,也知道这个文人圈子在府城的地位,他十分诚恳的回了信,说明自己愿意加入,并解释了之前没下过拜帖的原因。

——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身边没人说起这件事,黎锦根本无从知晓。

黎锦想了想,在院试成绩没出前来,他暂时还是不要把这件事透露给陈西然和邹秀杰。

毕竟那个圈子收录人的最低标准就是秀才、双案首,或者就是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三者取其一就有加入的资格。

又过了几日,院试终于要放榜了。

这回不在镇子上,没有茶馆二楼的雅座,黎锦身边有的只是一层又一层拥挤的人群。

黎锦被挤在人群中间,原本站在他旁边的陈西然就剩下一只鞋子留在原地,整个人已经不知道窜到什么地方去了。

黎锦耳边都是人群的吵闹声,他根本分辨不出铜锣是否敲完,鞭炮是否放完。

他只看到那覆盖院试榜的红绸扬上天,就知道,这下排名是真的出来了。

黎锦抬头看着那红榜,正午的阳光刺眼,映入眼帘的第一行字就写了鸿雁村,黎锦。

他握紧了拳头,想,自己终于是秀才了。

从他刚穿越过来那会儿到现在,一年零九个月,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黎锦默默退出人群,他想把这个喜讯第一时间分享给小夫郎和包子听。

秦慕文今儿一改朴素的打扮,换了身淡红色打底,上面用金色棉线绣着云纹的衣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