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89)

作者:回眸已半夏 阅读记录

气冲冲的丢下一句:“抄两遍!”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先生再次黑着脸进入书房,让陈西然和黎锦去院子里。

黎锦搁下笔,淡然的应了。宋先生脸色好了一点,他觉得黎锦的气度,已经像个真正的读书人了。

而陈西然一脸的不明所以:“我还没抄完呢。”

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先生用折扇敲了一下。

陈西然跟着黎锦到前院后,赫然发现,另一个大学堂里的人都在这里了。

宋先生一过来,他们都安静下来。

但这群人还在悄悄地打量陈西然和黎锦,谁都知道能在宋先生书房里学习的,那可都是准备明年考秀才的人。

只可惜准备考秀才的人平日里比他们到的早,又走得晚,所以才一直没接触过。

如今宋先生带着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来,是要鼓励他们努力念书么?

以上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此前跟黎锦是同窗,他们最近没见到黎锦,以为他彻底放弃念书回家种田了。

至于镇子上流传很广的‘神医农家子’,他们也压根就没往黎锦身上想。

毕竟他们也跟黎锦一起念书几年了,黎锦有个多少斤两他们还能不晓得?

这回再见到黎锦,这群人都要瞪大了眼睛。

黎锦循着视线看过去,觉得这几人面熟,于是对他们点了点头。

“居然真的是黎锦!”

宋先生一眼看过去,那些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说话了。

宋先生看时间已经不多,也懒得追究,直接步入正题:“今日中秋佳节,大家以中秋为题,各自出上联,其他人对下联。

黎锦,你和陈西然负责记录。”

黎锦和陈西然应下。

黎锦觉得宋先生真的是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在给他们找素材呢。

其中有几位认识黎锦的学生,想趁着混乱去问他怎么突然就被宋先生另眼相看了。

凑近了,他们看到黎锦的字,这下所有的话都卡在嗓子眼儿,说不出来了。

字如其人,黎锦的字之前就被宋先生夸过,说他真正写出了每一个字的风骨。

宋先生不常夸人,满意的话他会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比如送书或者留下吃饭。

能让他开口直接夸赞的,那必定十分优秀了。

所以,这些人一看到黎锦的字,也意识到现在的黎锦已经不是之前的黎锦了。

之前的黎锦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等到下课,几个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难道黎锦之前一直在藏拙?”

“十分有可能。”

“哎,早知如此,当时就该真心跟他结交。”

否则三年多的同窗情谊,也不会沦落到如今再见只剩下点头之交。

隔壁学堂的学生下课了,黎锦和陈西然还得在宋先生的指导下,分析这些学生的对联。

宋先生看着他俩的反应,真的感觉自己在对着两个榆木脑袋讲话。

他说:“童生试中还有一场考试是作诗,虽然评分比重不高,但你们这样,出去可别说是我的学生!”

黎锦想,这大概就是类似班主任的口头禅‘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黎锦赶紧说:“学生这就多搜集身边素材,下次不会再让先生失望。”

陈西然也立马拍着胸脯做保证。

宋先生这才放他们一马,让他们各自回去过中秋了。

临出门前,大郎端着盘子,给陈西然和黎锦各送了一个月饼。

“爹爹说了,祝大家中秋团团圆圆。”

“多谢先生和大郎。”黎锦谢过后,接了月饼。

陈西然咬了一口,表情突然呆住,然后皱着脸咽下去这口,说:“五仁馅儿的。”

黎锦本来都快准备尝一口了,动作突然一顿,把月饼包起来装进背篓。

陈西然:“你怎么不吃?”

黎锦:“好东西得跟夫郎分享。”

陈西然:“……突然有点同情你夫郎。”

庙会在傍晚,故此,黎锦下午还是得在医馆坐诊。

等到黎锦到杏林堂的时候,李柱子和秦慕文也恰好赶过来。

李柱子满脸的汗,说:“路上全都是人,我滴个乖乖,牛都走不动。”

黎锦早上起来的早,路上的人倒是一如往常。

李柱子又说:“我还得给大河叔把材料运回去,晚上就不跟你们一起走了。

不过今儿热闹,回去结伴走就不怕狼。”

黎锦说:“多谢柱子哥。”

李柱子走后,黎锦看向了秦慕文。

今日他换了一身牙白色打底,袖口和衣领处描着红边的衣服。

头发也用一根同色的缎带绑起来,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却还是让整个人都亮眼起来。

黎锦直接牵着他的手,带他一起去吃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