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盯上了我的小马甲(穿书)(88)

作者:拂北 阅读记录

根据赵浔先前的举动,云归大抵是不愿暴露身份的,如此一来,特殊癖好这一假设便有些立不住脚了。

仔细想来,如果城北发生的事当真与云归有关,那么这位云归此时多半身在在京城,否则这栽赃嫁祸便毫无意义了。

身在京城的青年才俊啊…

明鸢打开卷轴瞧了,不由叹了一回,怎么说呢,这京城之中当真人杰地灵,这青年才俊倒是不少。

只是不知这云归会不会来。

不过她阿兄日前放出了句似是而非的诗,里面什么都没有,但若是让有心之人瞧见,必然会有所联想。

若她是云归,必然趁此机会来探上一遭。

明鸢吃了口茶,目光掠过摊开的卷轴,青年才俊,身在京城…

她的目光停在最后一张画卷上,嘴角抽了抽:“这位是…”

画采道:“这位是大理寺卿祝宏大人的远房侄子祝云,今年二十又三,此前一直在郴州祝家,近些时日才来了京城,不日将入读国子监,准备明年的秋闱。”

“这位祝公子倒是颇有些与众不同,别人大多只画个人像,最多在后头加些翠竹或者高山流水的布景,这位祝公子画得倒是很…”她的手在画上点了点,斟酌道,“很丰富。”

画采凑近看了看,觉得姑娘这话说的其实有些委婉了。何止是丰富,简直是丰富得有些离谱了。

画中的公子身着一袭鸦青长袍,盘膝坐在崖边抚琴,他的身后还摆了盘未完的棋局和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作画之物,更有甚者,后头还有个火堆,上头烤着一条鱼,正嗞嗞朝外翻着油,瞧上去很是可口的模样。

画采茫然:“这是为了凸显出这位祝公子精通琴棋书画?”

明鸢“啧”了一声,又道:“而且画中的祝公子看上去温润如玉,额角没有半分戾气,作画之人在色彩和明暗上也很是下了些工夫,整幅画看起来温暖舒畅,衬得这位祝公子…”

她停在此处,心中浮出一行字——温良恭俭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位祝公子看起来很是无可挑剔。

明鸢的眉头皱了皱,这位祝公子的名讳是个“云”字,这倒有些巧了。

她沉吟之际,画采道:“姑娘,我忽然想起件事,这位祝公子是最后硬加进来的,听闻原本名册都整理好了,结果祝宏大人匆匆忙忙派了个人来,险些将这位远房侄子夸上天去,硬将这卷轴塞了过来。”

这便着实有些意思了,明鸢的目光在这位祝云的画像上停了许久,默默将他划入了重点观察对象的行列。

这祝云很不对劲。

楚三拿到请柬后,一路直奔王府书房,将请柬交到了赵浔手中:“殿下,属下拿到请柬了。”

赵浔的目光在那张请柬上停了片刻,不咸不淡道:“知道了。”

说这话时,他一派淡然自若的模样,仿佛对此事能成与否浑不在意。

楚三讷讷应了个是,临走时,没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番,方才他进来时,分明瞧见殿下的书都拿反了,这哪儿是不在意的模样。

他清了清嗓子:“对了殿下,听闻报名的人还不在少数,约莫得有三四十人的光景,竞争略有些激烈。”

赵浔的面色又黑了黑。

第49章 相亲宴 你的面色似乎不太好。

三日后倒是遇上个晴好的天气。一早推开窗, 外头霞光蔚然,倒是与别院中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很是相宜。

早膳时分,明鸢舀着碗中的莲子羹, 同画采道:“日前我看过那些名单了,最为可疑的便是那个祝云,今日我们得给他个机会, 瞧瞧他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之人。”

画采不解:“姑娘的意思是?”

明鸢咳了咳:“递上名帖的不在少数,我们得给这位祝公子放个水,而且这水还得放得不易察觉些。不过我瞧着这位祝公子才华斐然,此事倒也好办。”

画采恍然, 自下去安排了。

赵浔易了容,身上穿了件青色外袍,袖口处绣着竹纹,倒是有了几分儒生模样。鉴于谢府传阅过昭王府众人的画像了, 为了稳妥起见, 楚三也易了容, 扮成了寻常小厮模样。

在前往别院的马车上,赵浔的面色不甚太好, 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楚三安慰道:“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过一句民间的俗话, 叫做今天的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赵浔凉凉瞥了他一眼:“你是打算拿这话安慰本王?”

楚三想了想, 默默闭了口。

是他失言了。

不多时, 马车驶到了谢府的别院。赵浔被排在了下午,早前楚三打探了消息,听闻上午很是有些不顺利,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都没成, 早早便结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