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盯上了我的小马甲(穿书)(90)

作者:拂北 阅读记录

老管家自然是不信这套说辞,不过姑娘的意思是让这位祝公子过了,他自然也得客客气气的。

很快,他收回目中的诧异神色,拱手道:“这倒是瞧了,方才是老奴弄错了,公子的琴声高逸,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这世间颇为难得。既然公子尚未离开,不知可愿随老奴再回去一趟?”

琴声高逸?绕梁三日而不绝?楚三想了想殿下方才弹奏的曲子,目中露出些许震撼神色。

要么是这位老管家记错了人,要么就是他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楚三瞧着面上一派正义凛然的老管家,觉得多半是前者。

毕竟能面不改色地将他家殿下的琴技夸赞如斯,这也着实需要些功底。

不过无论如何,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便没有那名重要了,两人在老管家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别院。

这第二关设的是厨艺,许多公子都折在了这关,也算是合情合理地将闲杂人等婉拒了。

老管家将他们带去小厨房,拱手道:“一应菜品都备好了,公子选擅长的做一道便是。”

待老管家离开后,楚三道:“殿下打算做道什么菜?”

赵浔想了想,认真道:“做一道葵花斩肉罢。”

最初明鸢入昭王府时,他让她品鉴的便是这道菜,在张婆婆家明鸢曾要他承诺,不要轻易将此菜做与他人。

这道菜承载了诸多回忆,于两人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知她瞧见这道熟悉的菜,心中会作何感想。

为免被明鸢认出,赵浔刻意做得与先前不同了些,这道菜被端到明鸢面前时,连画采的面色都变了变。

明鸢瞧着这盘葵花斩肉,沉沉叹了口气,现在她基本可以确定,这位祝公子就算不是云归本人,估摸这也得同赵浔有些关系。

怎么说呢,这两人在庖厨一道上简直是不分伯仲。

画采斟酌道:“姑娘,这…”

明鸢面不改色地拾起筷子:“无妨,更为离谱的我都见过。”

她含泪想,不光见过,还尝过,因此祝公子这道菜在她眼中还不算什么。

画采瞠目结舌地瞧着自家姑娘将一块葵花斩肉送入口中,而后同老管家道:“这道菜做得腴而不腻,软嫩鲜香,甚好,去把祝公子请来吧。”

老管家来时,楚三心中先紧了紧,方才殿下那道菜做得怎么说呢,着实有些一言难尽,他觉得这第二关多半是过不了了。

然而老管家面上堆笑,将方才明鸢的评论重复了一番,听到“腴而不腻,软嫩鲜香”八字时,楚三愕然张了张口。

明鸢姑娘描述的同他家殿下做的当真是一道菜吗?

他想了许久,最终得到了个令人痛心的结论,低声同赵浔道:“殿下,明鸢姑娘莫非是看上了您易容之后的皮相?”

赵浔:“...”

“明鸢姑娘不会是如此肤浅之人,”他顿了顿,认真道,“否则她怕是一早便对本王动心了。”

楚三噎了噎,觉得这话倒也有几分在理。

只是这般一想,难不成明鸢姑娘是被蒙了心?这着实有些不合理。

明鸢坐在屋中,怀中抱着小橘,见到两人进来,她起身见了个礼:“祝公子。”

赵浔回了礼,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面前之人,此前她在昭王府时,为了遮掩身份,穿的一贯素淡。今日她穿了件鹅黄的窄袖单衣,鬓间插了只赤金缠丝珍珠簪,唇上点了胭脂,倒是愈发明艳动人。

一番寒暄后,众人分宾主落座。明鸢想了想,试探道:“听闻祝公子近日才来京城,不知可听过昭王的名号?”

赵浔端着茶盏,想了想,道:“昭王的名号在下倒是听过一二,听闻殿下乃是位谦谦君子,风姿卓绝,人品贵重,所谓’瑟兮僴兮,赫兮咺兮’,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我一贯很是敬重昭王殿下。”

楚三的面上露出了复杂神色,没想到殿下夸起自己来行云流水,面不改色。

明鸢清了清嗓子:“是这样,有一事得提前同祝公子知会一声,先前谢府同昭王府结下了不小的梁子,若是祝公子日后要同谢家有所往来,只怕得有同昭王殿下硬碰硬的魄力,当然,若祝公子介怀,我们也不好勉强,毕竟昭王殿下乃是一朝亲王,势力也大。咳,祝公子,你的面色似乎不太好。”

赵浔:“...”

第50章 将错就错 楚三觉得自家殿下笑得像只狐……

“在下来到京城时曾听过些坊间传闻, 说这位昭王殿下钟情于一位女子。”赵浔顿了顿,开口时带了几分试探意味,“姑娘可听过此事?”

明鸢端着盏茶, 心道这消息传得还挺快。

她从善如流答:“自然听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