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逃荒路上开粮店(90)

作者:坚果面包 阅读记录

洛晨听得嘴角直抽,谁知道镇北王是方是扁?

不过细粮换不出去也是个事儿,她原本想着实在不行就让布店的老李头或是王牙人牵线卖了,既然有送上门来的,那就卖了吧。

当然,也不能这么轻易的答应,也不能卖太多。

一则,细粮不至于一点也卖不出去,只不过时间尚短,县城里的人还不确定真实性,等知道以后,客户自然就多了。

二则,打着镇北王的旗号就这边不好,这些人的确也算是普通百姓,为了镇北王的名声着想也不能卖高价了,只能按照她定的兑换比例,也就是一斤米一两银,这可比目前市价低多了不说,如果大量购买,谁知道是自家吃还是拿出去卖,她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可不想被人拿去囤积居奇。

毕竟,现如今就连县城里的粮店都没剩下多少粮了,也就是说现在是有钱也没地方买的。

有人就要问了,江南粮食那么多,粮店为啥不派伙计出去买?

说真的,除了国家队伍,还真没哪个私人店铺这个时候敢从南方买粮食进来的。

毕竟沿路都是难民,没有官兵保护,估计还不等到地儿就被难民抢光了,她刚来的时候不就这情况,也就孟县一直关注着呢,真要不管,那粮食铁定下不了官道就得被分干净了。

洛晨有时候都在想,当初粮食要运来,还有官兵护送的消息十有八九就是孟县里故意放出来的消息,不然的话,普通民众从哪儿知道这消息去?

运粮队伍从哪儿走,经过哪儿,是要全程保密的,不然半路就能被土匪说的给抢光了。

当然,他们那一拨难□□气相当治好,运粮队伍的路线和逃荒路线有一部分重合了,按照难民的行进路线,继续走上两天多,半路就能撞见运粮的队伍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时候各凭本事儿,孟县这边就算知道了也晚了,人都跑光了你能咋办?

所以,她觉得孟县故意放出这个消息,把难民困在城外,等运粮车到了之后,先派官兵接管,再给难民随便发点米应付了事,最后剩下的至少还有一半。

可以说,一箭三雕。

既安抚了难民,博得好名声,附近也没有造成混乱,大批死亡之类的事儿,还又保住了粮食,回头县衙里留一部分,剩下的还能发给县城里的民众,这又是一出好名声,回头朝廷知道了,这样的县令能不给升官发财?

你瞧这孟县的县令多聪明一人,这就是一人精啊。

而且,难民们心里不知道有多得意,多沾沾自喜,你瞅,其他方就没半路发粮这样的好事儿吧,也就他们运气好,才能知道这样的大消息。

想通之后,洛晨其实也挺佩服县令的,这样其实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换做是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小姑娘,家里等着米下锅呢,啥时候能给回复?”

小老头的话惊醒了洛晨。

她讪讪笑笑,一不小心想远了,“那啥,现在就可以给你答复,是这样的,我仔细想了下,可以卖给你们细粮,但是你也看到了上面的规则,一日不能超过二十斤,你懂吧,都卖给了你们,万一回头有人要买细粮,我拿不出来就麻烦了!”

“瞧你说的,不是我吹牛,县里还能拿得出银钱买细粮的不超过一巴掌,可舍得买细粮的,还真就我们一家!”小老头指着自个儿鼻子,得意洋洋的瞅着洛晨,“不是小老儿吹牛,除了我们家,县里就没人会再来买细粮了,就是县令都吃不起!”

呵呵,你最厉害,最牛批行了吧!

但是——

洛晨摇摇头,推出‘镇北王’牌挡箭牌,“这不是我说了算的,这是镇北王他老人家定下的,我等小人哪里敢违背,抱歉,细粮,一样最多二十斤,要吗?”

小老头想着出来前家主的交代,粮食多买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交好能做主的那个人,那可是镇北王的属下,跟他们交好不就等于和镇北王府搭上关系了吗,万一家里有个啥事儿,也有个求人的地儿了……要不是家主最近病了,不易出门,他都想亲自来了。

因此小老头犹豫了一瞬,立刻答应了。

不答应咋办,要是普通人,咱威胁一番看他给不给,可镇北王府的人,活腻歪了你敢去威胁?

不等小老头掏钱,洛晨又道:“不过有句话你说的对,你们也是咱大夏朝的子民,也是我们镇北王要保护的人,虽然只能给你们二十斤细粮,但是价格上,我们同样一律同等对待,细粮,一斤一两!”

小老头的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不愧是镇北王啊,从来都是为咱老百姓考虑,舍不得咱老百姓吃苦,几十年不惧风雨孤身守边疆,一朝旱倾尽家财只为百姓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