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嫁给男二当王妃(178)

作者:一十 阅读记录

太后问清来龙去脉,得知自己的计划失败,顿时大为光火,抬手直接把梳妆台上的东西都甩了下去。

“废物!”

有一个胭脂盒被甩到刚才报信的太监脚下,里面的脂粉撒了一地,太监立即跪下。

“太后息怒,都怪彬王夫妻太过狡猾,暗卫才没能做好事。”

太后一听,气地咬牙切齿,彬王、彬王、又是彬王,先帝喜爱彬王母亲要将太子的皇位送给彬王;即使双腿残疾,却在彬王妃嫁过去后在百姓里名声转好;事到如今,又有人传出皇帝得位不正。

为什么?为什么好事都让闻漱和她的孩子全夺走了?为什么?

太后攥紧拳头,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闻漱初来京城便得到先帝的瞩目,后来抬进宫中的时候,如果不是她和母家极力阻止,恐怕就要从正门进宫,即便如此,闻漱得到的丝毫不逊于当时她这个皇后。

可以说,当时的闻漱冠绝后宫,一向贤明持重的先帝为她种种破例,那时候的太后呢?

正如现在镜中的人,容颜衰老。

‘滴答’,是水珠落地的声音,可仔细一看,那不是水珠,而是从太后掌心流出的血珠。

疼痛让太后清醒了过来,她挥退暗卫让太监喊来御医。

等御医的途中,太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别把人留下。”

太监听后点点头,这个暗卫怕是留不住了。

伤口包扎完后,太后神情郁郁,太监见状,适时提出去御花园散心。

这个时候的御花园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甫一踏进就能嗅到菊花的香气。

太后在宫女太监的陪伴下走在小径上,忽然瞥见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于是问了身边的太监。

“回太后的话,那是沈侍郎沈大人。”说着,太监又加了一句,“也是彬王妃的父亲。”

这话一出,太后的眼神都变了,去让宫女请沈侍郎过来。

第110章 护送(6)

丞相从御书房离开,途经御花园,瞧见宫女引沈侍郎前去面见太后,眼神顿时变了,想起刚才在御书房,因为没有解决宫外流言而被皇帝指着鼻子骂,心里积郁已深。

丞相是太后的兄长,当今皇后是丞相的侄女,虽说亲疏有别,但太后近年变得越来越无力,如今和皇后产生分歧,丞相心里也有了另一幅算盘。

太子和三皇子,现在太子倒向茹妃其中是否有太后的算计,而皇后执意维护的三皇子如今在皖南被皇帝看中,眼下丞相也该想好怎么站队了。

远处的沈侍郎和太后在亭子里相谈甚欢,太后给沈侍郎赐座,丞相看了半响,最后转身离开。

这个时候,沈杨在摇晃的马车上醒来,迷蒙间掀开帘子一看,外面的薄雾嵌着丝丝凉意打在脸上,瞬间清醒了不少。

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倚风骑着马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油纸包递给沈杨,里面是刚出炉的烤鸡。

怎么弄来的,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光看倚风眼下的青黑就明白是趁夜去往镇子里买来又在清晨赶上队伍。

“以后不必为一点吃食就特意跑一趟。”

倚风攥着缰绳,马蹄的‘哒哒’声很是清脆,“如心告诉属下王妃近日胃口不佳。”

这番话解释了倚风为何专门跑一趟就为了买一只烤鸡,沈杨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于是问道:

“现在到哪了?”

“再往前十里地就是桐镇。”

沈杨点点头,看了眼四周,压低声音问了句。

“他吃了东西吗?”

话里说的他自然不是普通人,说的是队伍里押送的鞑靼人,此行回京的目的之一。

“并未。”

倚风的人押送看管着人,对此十分了解,也对鞑靼人的硬骨头头疼。

鞑靼人看出他们想利用自己,为了不让自己说出太多线索,所以试图绝食自尽,又苦于队伍里无人懂鞑靼语,于是就这么僵持着已经有两天。

“既然如此,每日烧饭就在他马车边上,能让他嗅到的位置,饿昏了就灌水,好好磨磨他的硬骨头。”

免得去了京城可能一时疏忽误了事。

“是,属下这就去办。”

倚风攥着缰绳调转马头往后去。

清晨的雾气慢慢散了,秋日的暖阳撒落一地。

与此同时的京城。

从皖南侥幸逃回京城报信的暗卫,非但没有得到安抚,还隐约感觉到危险,这种危险在于其他同僚看自己的眼神。

最后在太监送来一壶酒面前达到顶峰,暗卫看出太后这是想让自己死,可是人都是有私欲的,何况还是他这种没有完全经历死亡的暗卫而言,心里盘算起了退路。

“真是对不住,太后留不住您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