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假千金的美食指南(90)

作者:山阮 阅读记录

“你想吃我便让逸风去找找。”

关明溪一愣:“我不想吃。”

原本压抑的气氛活跃不少,关明溪竟是才反应过来,李衡辞习武之人,耳目向来比一般人清明不少,自己都听见了巧儿说的话,他又怎么会没听见?

“你们只怕是要寺里住上几日,稍后我让逸风去买些褥被还有炭火,夜里凉。”

关明溪思绪被拉了回来:“不必劳烦王爷,寺中物件也是够的。”

“怎么还跟我这样客套?”李衡辞皱眉一问,不过也没打算关明溪会答,继续道,“你们便住在这院里,容纯陪你两日。”

逸风稳健的脚步声响起,他扣了扣门:“王爷,斋饭来了。”

“进。”

逸风手里拎着一*个食盒,从食盒中拿了几个菜盘出来,一碗青菜汤,还有两碗糙米饭。

李衡辞将木筷擦拭干净后递给关明溪:“要是不合口味,我让逸风去瑞和楼取。”

关明溪内心腹诽,她没魂穿到侯府时,做美食博主什么样的珍馐都吃了个遍,也是因此,对这些食物的包容度都极高。

她先吃了一口糙米饭,的确比不上平时吃的精细稻米,却别有一番香气,法兴寺的僧人又不会吃茶摆糕点,也正是靠着这饭让肚子撑到下一顿。

李衡辞看她神色温和,便问了一句:“如何?”

“王爷太过小心,我倒是吃得惯的。”

“我在关外打仗时,这样的糙米都是难得一见,煮了稀粥分下去喝的。”李衡辞随口提起,也端着碗吃了起来。

关明溪忘了这茬,是了,十六岁便上战场的王爷,便不会是挑三拣四之人。

她倒对此事颇有兴趣:“听说当时朝中无人敢拿兵符,王爷从何来的信心?”

官家重文轻武,朝中武将比文将少了许多,又被打压,在京中懈怠养着,边关有了急报,无一人敢上前拿了官家给的半块兵符。

便是文臣,都快要说服官家求和。

善王李衡辞,十六岁的年纪,亲自拿了那块兵符跪在官家脚边,只道是人在国在。

要提起这一点,关明溪对李衡辞还是敬佩不已。

李衡辞看她说完,便往嘴里塞着饭菜,脸颊鼓鼓地,又睁着大眼睛看着他,只觉乖巧得很,同方才那冷静之人截然不同。

“我娘病逝,舅家也被曹皇后一派逐出了京,除了接下那兵符,我别无退路。”

说起来也不过三年前的事,李衡辞却觉得已经过了许久。

也是他打了胜仗回来之后,才在京中有了一席之地。

世人既怕他,又敬他。

关明溪也想过是这样理由,不过听他亲口说出,有些意外。

“别无退路”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该是怎样的状况。而现下他风轻云淡地说出来,难以猜测当时他的想法。

“是二娘多嘴了。”

“不,我倒是想同你说说话。”李衡辞顿了一顿,又道,“旁人我也不愿说。”

关明溪正喝着汤,听这话呛了一口,捂着胸口轻咳起来。

李衡辞轻抚着她的脊背:“慌什么,我又不和你抢。”

“王爷说笑。”

“你瞧瞧你总是这样,在你心里,我还比不得容纯。”李衡辞轻叹一声,“我自问只对不起你一件事。”

关明溪又喝下一口汤,这会儿顺了气,便问道:“何事?”

“没拦住那张退婚的旨意。”

李衡辞一直耿耿于怀,那退婚旨意要是不下,关明溪也不至于在京中被人嘲笑了这样久。

便是媒婆都要明里暗里讽刺一番,说是被退过婚之人。那些个人,出了吴家宅院,便被狠狠教训了一番。

可还是依旧不解气,他捧在手心里,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姑娘,却被一些腌臜之人议论。

关明溪笑笑*:“于我来说,无足轻重。”

李衡辞一怔:“二娘通透。”

两人再无话,细嚼慢咽吃着桌上食物,李衡辞碗中糙米渐渐见了底,直到关明溪咽下最后一口,他才跟着放下碗筷。

逸风收拾了盘子,放在食盒中,便躬身退了出去。

关明溪偏头望着窗外,远远只觉天边不亮,有些灰沉,几片硕大的乌云遮满了天际,也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竟是变得这样快。

李衡辞顺着她的眼神也看了过去,道:“法兴寺建在山腰,所以天色看得更为清楚。”

关明溪拢了拢衣衫,将手交叠在腿上:“山间便是要冷些,也不知是不是快要下雪了,觉得格外阴冷。”

说着话便有风轻拍着窗棂,树叶吹得沙沙作响。

李衡辞接着话头:“变天了,夜里小心着凉,今晚我也不下山。”

“正是因着变天,王爷该早些下去才是。”关明溪撑着头,微眯着眼有些困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