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人)穿书拯救马文才行动+番外(63)

作者:斯微特林 阅读记录

只是后来,文人风骨敌不过刀剑无眼。

北魏的一名士兵只凭一柄□□便轻易穿透了李郎君的后背。盔甲里灰白的布衫染色大批血色,胸前从未离身的卷边书籍也被刺穿了。

君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李怀玉双手拼死扶着头盔,护着这点儿君子之仪。

只可惜,他径直摔在地上,头盔在泥土中滚了几圈,满脸的污垢血迹,没有一丝力气。他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我李怀玉终是没有跪在这群狗贼面前。只是,可惜,没有手刃敌军……”

他用余下的力气,瞪大转眼,白眼仁满是不甘地盯着天空。

梁兄啊,我这算是对得起昔日你对我的情谊了吧!

他没有死在群臣进谏的朝堂,而是死在敌军作乱的□□之下。

他不甘呀,不愿呀……

只是成为边疆上的一抹黄土,也算……报国了吧?

虽然这朝代遗弃了他。

国家有忠臣,是幸。

那一夜的战况鲜少有人知道,只是马文才跟着陈庆大军回来时,城被人占领了。李怀玉的盔甲被人剥了挂于城墙之上示威。

而数百名将士的尸骨被火烧的残缺不已,被不知随意丢在坟坑之中。

马文才当即带着一半的兵力到城墙之下咒骂,听到他骂声的敌方将领位于城墙之上俯视着他,只笑不语。

马文才这才眼见敌军将领的路上真面目,看着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乎是唤做……辛伯阳?

马文才隐约忆起正旦前夕,这人放着孔明灯支撑不起的心愿,误会他和祝含章是夫妇。

那会儿祝含章虽是扎着两个羊角花苞头,但还是与成婚的妇人盘头样式不同,只要认真看,总是能发现的。

原以为辛伯阳只是误会,现在才明白,他是北魏人,是不清楚未婚与已婚盘头的区别。

兵家胜败是常事,但那般侮辱对手属实不是君子所为。同时,大伙儿也知道绑架梁山伯的也是这厮。

几年前这人口口声声为求“百年昌盛”,现如今倒成了挑起事端的贼子。一个国家的昌盛需要去抢夺征战另一个国家。也是可笑。

所以,纵使辛伯阳有勇有谋,马文才也瞧不上他。

在错失李怀玉这样的忠心爱国之士的悲痛中,在众人愤怒、哀怨的心情下,马文才率众军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又将城夺了回来。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那场战役求和的工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夺回城并不能让人的伤痛减少,陈庆带着马文才等众人将已故将士的骨灰装了起来,逐个遣送回家。

魂归故土,方能安心。

但能找到的骨灰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融于黄沙之中。

不止骨灰是如此,还有家书。

每一位将士在开始之前都会提前写上一封家书,尤其是那些没有胜意的战争。马文才这样谨慎的人自然也写了,他还小心地将信藏于床榻与地面的缝隙之中。

但后来胜利者屠城一把火将那些“无用”的东西烧个干净。

那百来名已故的英雄最后除了名字什么都不剩。

梁山伯万分心痛自责,他向来欣赏有志之士,李怀玉又是因为他才来的疆场,他心中的自责掺杂着懊悔和心痛,厌食了好些天。

后来,在回忆李怀玉时,他猛然想起李怀玉陪着他前往战场之际的某个晚上,两人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接着夜光和烛火,随意在途中捏着一块石头上,用匕首刻着几个字,当时玩笑说是“先写着愿望,等天下太平时,一起实现”。

那零零散散的片段成为支持他的希望,他费尽心血找到那枚小石子。

只是当他找到时,盯着上面刻的寥寥几字,泪水夺目而出。

那人写得是:

“报国无憾,不孝子敬上。”

哪有什么愿望,不过是青年的心志。

这人曾是个穷苦的读书人,是个敬神的刻薄学子,是个勇敢的将士,是一位——英雄。

短短几字,记载了世间曾有一名叫做李怀玉的人。

世间仍有许许多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李怀玉”。

马文才不远千里派人送来的信和李怀玉的“家书”,让人一再动容。

所以,请珍惜每一份家书吧。因为它们几经周折,才艰难到达。

第45章 碎事

祝含章找了个木盒,将李怀玉刻着的石子放了进去,又往里面塞了些银子,托人找寻李怀玉存于世间的家人。找不找得到另说,但一定要找。

虽然她同李怀玉萍水相逢,对李怀玉的事情不怎么了解,但逝去的灵魂不应该飘荡世间。

祝含章拿着马文才送过来的信件来回看了三遍,这才不舍得将其重新装进无字信封中,放于装有“不倒翁”的木匣子里。

上一篇:第二位置 下一篇:魔化修仙之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