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43)

徐子修拧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霍地站了起身:“可太子是皇储,是未来的皇帝,当今太子德才兼备并无过错,即便众人认为徐某是太子的拥趸又如何?自古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纵使当今圣上身体康健,也万没有立幼子之理!”

陆詷揉了揉眉心觉得有点头疼,刚想说话,一直安静聆听的吴珣突然开口了:“徐兄不妨冷静一下,小詷并无害你之意更不可能祸乱朝纲,朝堂之事我虽不懂,但我却明白锋芒毕露之理。你若真心拥护太子,更应当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才能助太子一臂之力。蝼蚁虽有溃堤之能,但前提是不被人发觉。”

吴珣的一席话就像屋外的大雨一般浇在了徐子修的身上。

徐子修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他发了很久的呆,半晌苦笑道:“子修受教了,我虽比少侠虚长两年,却还没有少侠看得透彻。”

吴珣歪着脑袋,指了指陆詷:“你比小詷年纪要大吗?我和小詷同岁。”

徐子修看了看吴珣又看了看陆詷,一脸震惊:“两位兄台同岁?!”

吴珣点了点头:“我不是说过我们是发小吗?”

徐子修:“……”他知道是知道,但是陆詷看上去真的很沉稳,这两个人怎么看着也不像是同岁。

陆詷一哂:“初次见面你并未提及自己表字,再看你的打扮,想必还未及冠,我与珣儿应该略长你几岁。”

“是子修唐突了。”徐子修拱手而立,躬身道,“还未请教二位兄台名讳。”

“我叫吴珣。”

陆詷略一沉吟:“我行六。”随后便不再多言。

徐子修脑中灵光一现,突然间想起了赌坊的那个老板对陆詷的称呼,一拱手:“吴少侠,六少。”

陆詷笑了,确实是徐景澄的儿子,正直却并非死板之人。

当初父皇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力排众议将当时年纪轻轻的徐景澄指给了自己做少傅。少傅者,三孤之一,育德也。虽说太子的三师三孤中,以教文的太师和少师为首,但大昱历朝太子的开蒙第一堂课并非学文也非习武,而是学习德行。

“我与你父有旧,科举在即也不便折腾,不如就在此住下,吃穿用度无需你担心。”陆詷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唤道,“宁伯,

你进来。”

宁伯原本就在屋外守着,听见陆詷唤他很快就进来了:“少爷,您吩咐。”

“宁伯,你带徐公子找一屋安顿下来,待到科举放榜之日再做其他打算。”

宁伯躬身应喏:“是,少爷。徐公子,您跟老奴来。”

徐子修连连拱手:“有劳管家了。”

等到宁伯带着徐子修离开后,屋中变得安静起来,吴珣刚想偏头问陆詷徐子修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看见陆詷含笑看着自己。

“怎、怎么了?”吴珣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沾到东西了?”

陆詷目光变得柔和:“你啊,总是比我想象中还要通透聪明。”吴珣对徐子修说的那番话,陆詷是先惊后喜,惊是因为他总觉得珣儿还是个孩子,很多事情他只带着珣儿去看,但是从不做过多主观的评价,就是为了让珣儿自己去感知去思考。他不着急,因为在他的规划中,珣儿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去慢慢适应这个狡诈诡变的朝堂。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珣儿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都是你教我的。”吴珣有些不好意思了,“你那天说过的,帝王要善使平衡之术。你爹跟我说过的,当今太子文武双全,又比皇上多了几分果敢,皇上恨不得立刻就退休让位。我觉得如果这样的人会让外人看起来势弱的话,很有可能是在韬光养晦。”

“我虽然不懂朝政,但我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从来没有过太平。”吴珣语气中颇有几分无奈,“别人都说武林豪杰都是英雄侠士,但无论是门派还是个人,真到排除异己的时候,没有谁的刀下是没有人命的,所以你劝徐子修明哲保身是为了他好。”吴珣取下自己的佛珠,看着屋外丝毫不见小的瓢泼大雨,道了一声佛偈,“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何太子不去和右相争第一?”

“因为强强相争便是腥风血雨,如今百姓安居乐业,无谓争锋后患无穷。而且武林之中看上去的第一从来都不是武功最好的人,真正的绝世高手早就不愿争夺这样的虚名了。”吴珣想了想,“更何况六爷爷沈爷爷都说过的,君不与臣争。”

“好!好一个君不与臣争。”陆詷朗声笑道,“我倒是真的要去叩谢祖父祖母了。”

“谢什么?”

“谢他们将你教得如此之好。”陆詷捏了捏吴珣的脸颊,“不过你千万记住,日后你进宫面圣的时候,皇上如果再说什么退休让位之话,千万不能信也不能应,知道吗?”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父皇能无耻到这种程度,为了退休竟然曲线救国给珣儿洗脑。

桃之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