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537)

“蒋侍郎。”陆兼看着出列谏言的人笑了,“朕听说你的长女如今待字闺中,尚未许配人家。”

蒋仪一窒,脸色一点点变成了猪肝红,梗着脖子道:“臣之谏言绝无私心。”

“朕也没有说你有私心啊?”陆兼似笑非笑道,“只是你这做父亲的未免有些失职,次女都已许配人家,长女却始终未为她觅得夫家,总不是因为这两姐妹不是一母所生的缘故吧?”

皇上的话没说透,但意思表达得却极为清楚——苛待原配嫡女。

蒋仪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他仿佛看见了众臣指指点点,本就是极为好脸之人,当下是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小女无德,当不得陛下记挂。”

陆兼的脸色寒了下来,淡淡地道:“朕也是有女儿的人,你的女儿与朕的女儿年龄相仿,如此不为女儿前程考虑的,也算是世间罕有。”

这家中有待嫁女儿的大臣均是眼观鼻鼻观心均不敢站出来了,其实他们其中倒也并非都如蒋仪一般,很多人是待价而沽,但这个节骨眼上谁敢说话?都恨不得皇上能把自己忘记。

倒是有一个小官出列道:“臣之次女因仰慕太子殿下,不肯许人,小女不求名分,只求以鄙薄之身侍奉太子殿下左右。”

原本只打算看热闹的陆詷眼睛登时眯了起来,幸好他想着此事未平息前避免让珣儿上朝的,否则珣儿恐怕会把这殿给掀了。

陆兼看了那人一眼:“正室未娶,便谈通房一事,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通房……

众臣憋笑,可不是?太子侧妃是什么人都能当吗?以说话那人的家世才学,其女最多也就当个通房。

这下是再也没有人敢自取其辱,陆兼扫了他们一眼:“既然诸位想说的都说了,日后莫拿此事再来扰朕清静。”

眼看着朝会要散,又有一人出列:“启禀陛下,太子婚事乃社稷大事,须得祭告天地先祖……”

听到这里众臣心中暗喜,由礼部出面反对再合适不过了,谁知道他们就听到了下面这句话——“当早日备下,若太子决意与吴国公成婚,六礼之事当筹备操办,陛下早做打算才是。”

出列的人正是礼部侍郎夏褚。

“此事便交由礼部筹办。”陆兼顿了顿又道,“礼部尚书半年前便向朕请辞告老还乡,如今身体虚弱卧病在床,朕已赐下御医,却未见好。太子公主的婚事还需有人督办,夏褚,此事便交予你。”

公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知道自打龙将军想要求娶公主后,命妇便络绎不绝地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只要这圣旨一日未下,他们的儿子便还有希望。听皇上这么说,那就是皇上已经有决定了。

陆兼笑道:“本想将安平多留几日,既然如此,便宣旨吧。”

太监出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平公主乃朕之嫡女,为皇后所出,自幼为朕所钟爱,为朕与皇后躬亲抚养。公主自幼性资敏慧,嘉言懿行,今已是双十年华,适婚嫁之时,纵朕与皇后万般不舍,终要择一佳婿。龙骁营将军龙少阑乃义王爷之子,人品贵重,历练有成,战功赫赫,忠义两全,与公主婚配天造地和,朕心甚慰。为成佳人之美,兹将安平公主嫁予龙少阑,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龙少阑当即跪倒,陆兼走下台阶,亲自将圣旨放到龙少阑的手中,看着龙少阑眼中强压的喜悦和激动也笑了:“朕就这么一个女儿,说是千娇百宠也不为过,朕只盼你们大婚之后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臣定不负皇上所望,亦不负公主情谊。”

金銮宝座后的帘子忽地晃动了一下,众人都听见了轻微的脚步声,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帘子后的安平鼓起了腮帮子,谁同你有情谊了,脸上却晕开了小女儿娇羞时的酡红。

龙少阑自然也猜到了帘子后的人,眼中染上了丝丝笑意,还有一丝急切,也不知能不能找钦天监的人说一说,把日子往前定一定。

散朝之后其他人不论之前有何想法也都纷纷对着龙少阑道喜,不仅仅尚主之喜,听皇上的意思,似乎还是有意让龙少阑承爵。

但是道喜之后他们便都换了副面孔去围堵夏褚,夏褚淡淡地看着他们:“诸位大人,家父近日返京,在下着急回家相陪尽孝。”

众人一愣,想起了那位急流勇退的大理寺卿,那时皇上有意命他为相,却被夏子榆以身体为由挂冠而去。虽说最终并未为相,但作为内阁大臣,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可谓之不大。想起夏褚的出身,原本那些面露咄咄之色的人都努力挤出了一丝和善:“夏大人,您也是翰林出身,又身处礼部,纲常伦理不可违。”

桃之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