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652)

“跨鞍——”

“入殿——”

“一拜天地、喜神——”

陆詷与吴珣跪在喜垫之上叩首而拜,这或许是陆詷拜天地最虔诚的一次,他不信鬼神,但若真有人能保佑他的珣儿,他愿意诚心而拜。

“二拜高堂——”

二人起身,对着皇上皇后,对着吴珣的爹娘,还有对着那薄纱屏风后端坐着的陆渊和沈言,恭恭敬敬地跪地叩首。

“夫夫对拜——”

四目相匯,吳珣只覺得自己很幸運,命運眷顧著他們,哪怕中間分隔了這么多年,他們那份朦朧的感情卻未被歲月磨平。他遗憾过自己下山太晚,遗憾他的太子被权奸逼退隐忍不发时身边无人相陪,却也庆幸还不晚,他们还有漫漫岁月,足以让他去弥合那些遗憾。

“礼成。”

亲王公主簇拥之下,二人离开太极殿行至东宫,因为礼已成众人也再不需拘着,欢声笑语笑闹之中,一向冷面的太子耳尖也有些发烫。

东宫已是焕然一新,满眼的红,帘帐皆用红缎绣五彩加金绣成了龙凤图。喜婆笑呵呵地引着两人坐在喜床之上,喜床之上铺着桂圆与莲子。

喜婆见两人都是面色绯红,心中多了一丝欢喜,她操办过京城之中很多权贵的婚事,却唯独这一场最是暖心。

本来喜床之上按照习俗铺的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取“早生贵子”之意,太子殿下一扫了一眼却让人撤了,只留桂圆与莲子,她还记得太子殿下清冷的声音:“我们之间不需要孩子,团圆与连理便很好。”

喜婆不懂那些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她也不知道这段婚事被朝臣们诽测为皇上欲打压太子的婚事,她虽也从未见过有权贵人家娶男妻,更惶逞是皇家,但她此刻却看得见,看得见这对新人眼中化不开的浓情。

皇家的婚事,最重家世,德行次之,容貌再次。至于那点儿微乎其微的感情从不是这座皇城需要考虑的。喜婆擦了擦眼角,知道自己老了,操办完最后一场便颐养天年吧,难得一对有情郎,也算是一个完美的句点了。

喜婆奉上如意秤,吴珣虽没有盖盖头,但额前却缀了一个红缨穗,挑开红缨穗,挑得日后称心如意。

放下如意秤,陆詷拿起金剪,吴珣看着剪刀忽然就笑了:“若是我师父在这里,定是要气得跳脚,他每次想给我剃度我便上房,便是那会儿练成的。”他给师父送了喜帖,可惜迟迟未收到回信。

陆詷莞尔:“孤的珣儿天生佛骨,是孤将佛祖的小童子偷了出来,承蒙佛祖宽宥,全了你我之姻缘。”

两人各挑了一束头发剪去,又亲手系上红线,放于金匣之内,复而落了枚金锁。将金匣放回喜盘之中,陆詷的目光微微一顿,只见那喜盘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两枚佛豆,滴溜溜地在盘子中滚动。吴珣自然也看见了,两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他们多了一位客人。

吴珣脸上的笑更深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既然肯来,便是希望他们好。

手持金刀,匏瓜利落地被剥开了,散发着一股生涩的味道。佳酿入卺,持卺而饮。酒香混合着苦涩,萦绕齿间。还未等吴珣细品那丝苦意,唇间便多了枚糖。

陆詷手捻糖果,将那糖轻推入吴珣的的口中,含笑道:“我不会让珣儿吃苦的。”

红烛摇曳,佳偶天成。

鸳鸯被下缠绵意,龙凤和鸣情相系。

太子大婚后三日终于露面,而皇上也难得主持朝政,有大臣趁机谏言,言太子妃毕竟身为男子,当选侧妃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国祚。说话间目光还瞟向今日也是头一遭上朝的吴珣,所有人都认为此刻吴珣是最应当说这句话的人。

陆詷轻飘飘看了那几个谏言的臣子,轻轻一笑:“诸位大臣想要操心孤的家事?来而不往非礼也,孤也想知道知道几位家中都有何人?有无宠妾灭妻之事?宠庶废嫡之举?”

众人惶恐,他们想让皇上说句话。而龙椅上的陆兼见此场景却笑了起来,若他有詷儿的脾性,恐怕也不至于受党阀钳制。事到如今,心中的大石也终于落了地。

“朕近年精力不如往日,朝政之事皆由我儿操持,朕心中有愧。”

这、这是要收权了吗?

一时间,朝堂之上有人欢喜有人愁。

“幸得我儿文能治国,武能拓疆,四海归服,有先皇之风,是朕所不能及也。太子如今也已大婚,太子妃有勇有谋骁勇善战,乃我大昱臣民之典范。得此佳儿佳媳,朕有何忧?”陆兼看着玉阶之下目露惊愕的陆詷与吴珣,笑了,“朕欲传位于太子,归政退闲,钦天监当择吉日以备大典。”

桃之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