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徒,放开为师后颈!(148)

作者:乌尔比诺 阅读记录

两人一来一回间,又恢复了往日的默契,虽是当中隔着案几,却已然自命为同道人。王朗毫无疑问地被隔绝在外,不得不疑心最初的疏远只是自己的错觉,心累之余险些忘了来寻沧浪的目的。

“先生吩咐我的事已经办好,现下人就在公廨的前厅候着。”

沧浪微颔首,起身掸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王爷不介意,不妨一同前往。”

封璘也起身,像模像样地回了一礼,口中说着“请太傅大人先行”,却在沧浪擦肩经过时压低了声音。

“忘了告诉太傅大人,那晚您拉着我说的是,相别四百多日,无我难成眠。”

袍裾生风,吹得寥寥数语一字不漏地进了王朗耳中。少将军痛心疾首,咬牙切齿,暗中下了决心。

奶奶的,等这仗打完,回去就让阿姐给自己说亲,说一门顶好顶好的亲!

作者有话说:

许久没求海星和评论了,新年求一波呗

第71章 朝暮千里伴君归(四)

天色逐渐大亮,水师府陆续熄了灯火,衙役们端着烛台往廊下倾倒。门帘不时开落,沧浪他们还未迈进前厅,便听见屋内传出人声。

“这间屋子统共也才十尺见方,用屏风隔档实属不必,夜间反而多添了两盏灯照明。一年靡费的灯油钱换算下来,能值、值三千七百五十一贯呢。”

声音清脆琅琅,连带着话中算计听起来都没那么讨嫌。王朗引着沧浪,唤了声“善德”,指着临窗说话的年轻人转首介绍。

“先生,这位是常毓。善德,这位是京中派来督建商港的沧先生。”

沧浪含笑致意。

说起常家,闵州八县可谓无人不知。

常家老太爷官至户部给事中,因生性耿介遭鬼头弥谗告,被削职还乡后一门心思钻研起战法军阵,这一钻,钻成个“倚马成文,上马杀贼”的全才。

及至现任家主常敏行,十六岁入县学,庆元三十三年做了太学贡监。在大晏“做官里头还有多少不平处”的风气下,举贡出身的他凭借一身交际本领,杀出进士官的冲围,后又得官荫一子的殊荣,堪称乡绅里的佼佼者。

眼前这年轻人,便是常家三代单传的独子常毓,字善德。

沧浪入座时留神打量了常毓一番:三年前,他随父亲给抗倭乡勇捐粮草时,还只是个面黄肌瘦的小萝卜头。后因常家在钦安惨案中纾难有功,受到先帝褒奖,自此发迹,这位常公子也仿佛萝卜借了春笋身——节节拔高,长势喜人。

许是少年不记事的缘故,常毓敷衍地一拱手,调头便笑向封璘道:“之前几次求见,迟副将都说您不在,这回听说是王爷召见,善德喜不自禁,揣上黄册就来了。”

沧浪觉得这话怪异,又非男女相看,携黄册造访做甚?

他略偏头瞟向身后的迟笑愚,对方了然地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不知天高地厚的书呆子,手无缚鸡之力却一心想从军,缠着王爷好几回,谁劝都不顶用,是个油盐不进的主。”

投笔从戎之事自古有之,不算稀奇,可带着黄册来应征的,沧浪却是闻所未闻。他当下在心头扎了根刺,但也不明言,只道:“公子因有所求欲见王爷,孰不知王爷也是为着同样的事,要召见公子。”

此言一出,就连封璘也不自觉侧目。那常善德愣着道:“你是说王爷肯纳我在身边了?”

“咳咳、”王朗饮茶不备,呛出了声。他在封璘隐而不发的怒瞪里,忍笑别过了脸。

“是许你入伍,”沧浪同是一哽,纠正常毓道,“公子身在红尘十丈,心藏侠义万方,为的不过是荡清倭患,还闽州乡里一个安宁太平。眼前便有个机会,能让公子如愿以偿。”

常毓眼前一亮,问:“什么机会?”

沧浪接过封璘递来的茶盏,佯装看不见他在宽袍下示好的小心思,借着饮茶的动作,无情地抽回了被他拿捏住的袖口。

“鸳鸯阵,公子可曾听令尊提起过?”

常毓一怔,茫然地摇了摇头。

*

从封璘自请赴南洋开始,沧浪无一日不在思索抗倭之道。他对南洋水师的弊端看得清楚,同时也明白,驭鲸不适合大军作战,破局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能让水师快速适应陆地战的方法。

沧浪点灯熬油翻遍了翰林院的半壁兵书,最后终于得出了答案——鸳鸯阵。

“精锐倭寇最擅长的兵器是刀剑,长处在于轻巧灵便,利突袭。我查阅了庆元三十三年以来与倭寇交战的全部军报,发现军队登陆以后往往来不及结阵,便遭人伏击侧翼。常家太爷自创的鸳鸯阵曾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与倭寇的交手中斩获数捷,这些在兵史中都有记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