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184)

作者:参苏饮 阅读记录

楚兰枝伸手拦住了她,“夫人,够了,他们吃不了这么多。”这馒头是按人头算的,一个多的都没有,那两个馒头,是留给李尚庆和李夫人的。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得多吃,不然以后想长个都长不了,你后悔都来不及。”李夫人不顾她的阻拦,把馒头放到了碗里。

馒头一上桌,就被年年和宋团子抢到了手上,苏乞儿见师娘把手上的馒头硬塞给了李夫人,他眉头紧锁地看着年年和秧子,说了他们:“你们把馒头分给钱清玄和岁岁,一人一半。”

宋团子抠搜地扯了一半馒头给钱团子,年年倒是大方,分了一大半给岁岁。

楚兰枝近来为了生计发愁。

每天醒来就有十张嘴等着吃饭,她的银子全砸进了胭脂铺里,卫殊自打买了宅邸之后,手上也没有了余钱,出门时情势紧急,她就带了三十两银子,根本不够一行人去往京师的花销,一分一厘的钱都得省着用。。

她拿出六两银子给李夫人买米面,李夫人死活不愿收,非得让她把钱留下来,还说路上多的是用钱的地方,让她把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李氏夫妇的家里也不富裕,她不可能在这里坐吃山空。

“夫人,平日里你都做些什么活来赚银子?”

“卖春笋,编箩筐,有时也会做些竹叶粽子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银子回来添补家用,”李夫人说着笑了起来,“主要还是我家郎君在赚钱,他间或外出教书,没事就在家里写话本子,赚些润笔费。”

宋团子嘴里的馒头不啃了,他含糊地说出一串话来,见没人听得懂,他连忙拿下馒头,激动地站了起来,“李先生会写话本子?”

李夫人不好意思地说,“他给说书先生写话本子,书要是在茶馆说火了,就拿去印刷,赚那些个卖书的钱。”

宋团子紧接着又问,“那书卖出去赚钱么?”

“他就火了一本书,叫什么名来着我不记得了,那书如今还是说书先生张口必说的本子,就那笔卖书钱,够我们两口子吃上七八年。”

五个团子齐齐地惊呼出声,羡慕得要死。

“秧子,赶紧拜李先生为师,让他教你写话本子。”钱团子怂恿他道。

年年:“秧子,写一本就够了,赚死你去。”

宋团子摸了摸脖子,羞涩地笑了起来,他打定主意要向李先生请教一番,争取写出一本赚钱的话本子来。

李夫人拍了拍楚兰枝的手,宽慰她道,“我家郎君手上的这个话本子还没写完,说书先生就催着要了,楚娘子,等印刷成书不愁没有银子,你别太担心。”

楚兰枝紧紧地回握住她的手,“夫人,印书需要时间,你要是编箩筐、做竹叶粽子什么的,记得叫上我,我学得快,回头你拿去卖了银子,多换些米面回来就行。”

李夫人:“好,我带上你一起。”

------------

第135章 :危急存亡之际

临安城府衙。

“报!东城门死伤九百七十二人,剩下三百六十二人守城。”

“报!北城门死伤一千一百三十五人,剩下三百九十三人守城。”

这是叛军刚刚进攻完两大主城门后的死伤数目,眼下黎石山在对面沙场上整肃军队,最快一个时辰后便会再次发兵攻城。

整个前厅里死一般地寂静无声。

三千守卫兵镇守了临安城五日,死伤无数,用尽了箭矢,已然到了拼刀肉搏的危急时刻了。

而援军还迟迟未到。

卫殊连着两日没合眼,眼底拢着一层淡淡的灰烟,他看人的目光凛冽至极,“仓储里还有多少粮油?”

张廉回禀道:“去年灾荒耗尽了余粮,如今尚未到秋收,仓储里统共只有八十斛粮油。”

宋嘉佑拱了拱手,“卫大人,区区八十斛粮油根本不够往叛军的天梯上倾倒,更别说烧退叛军了。”

“谁说我们没有粮油?”卫殊目光铮铮地看着他们,“只要你们要得到粮油一日,这临安城就守得住一日,要得到粮油两日,这城池就守得住两日!”

张廉被这席话猛地敲醒了脑子,他告罪道:“大人,属下知罪,我这就去找百姓借油。”说完他急不可待地走出去,手里牵过侍卫的马,一跃跳上马背,勒紧缰绳就要带兵去往街上收缴粮油。

“且慢,“卫殊喊停了他,还有话要交代下去,”你告诉全城的百姓,此乃临安城危急存亡之际,每一位将粮油倾壶倒出的大殷子民,都是此次对外抗敌的功臣,他日平定叛乱后,所有借出的粮油定当双倍奉还。“

“是,大人。“张廉沉声应道,他骑着马,带着一队士兵跑出了府衙大门,向着洒金街疾驰而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