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21)

作者:参苏饮 阅读记录

她看着这个初具规模的小作坊,想着管理得当的话,个个都是生财小能手。

宋团子闲来无事上门蹭饭,干活自然得卖力些,“师娘,你瞧瞧我这珍珠粉研磨得如何?“

楚兰枝手指捻了捻粉末道:“再细些。“

宋团子点头明了,别看他骨架瘦削,一副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他研磨起珍珠粉来手里虎虎生风,硬是把其余三人都给比了下去。

年年和钱团子自是不甘落后,一阵快如风的骚操作后,把手里的材料都给磨成了渣渣。

楚兰枝将木浆纸浸染在玫瑰花汁里,取出来晾晒后,再用毛笔蘸汁地一层层上色,等待纸干时,她问了四个团子,“这唇红纸、胭脂膏和眉黛青做出来后,该往哪里卖最好?“

“胭脂铺。“岁岁鬼机灵地说道。

楚兰枝:“盘下个铺子哪有这般容易,娘手头上的都是些散货,不够卖。“

宋团子磨好了珍珠粉,想起了话本子里的一句话:“女人堆里脂粉香,”他提议道:“师娘做出来的这些手工上品,私下卖给妇人容易赚钱得多。“

“你说的那不是青楼红馆?“钱团子一时抓住了重点。

“谁说是青楼了?“宋团子梗着脖子红着脸地和他争道。

“你没事偷摸着看话本子,谁知道你成日里看了些什么?“钱团子讨打道:”不然你怎么知道女人堆里什么香来着?“

宋团子抓起一截木棍,追着钱团子满院子地打。

楚兰枝被他俩的话点醒了,当下有了主意,“青楼红馆确实是个不错的地儿。“

宋团子不打人了,反而担心起他的小命来,“师娘,你要去那些地方卖胭脂水粉?“

要是让先生知道这主意是他给师娘出的,不得手撕了他不可!

钱团子不嫌事大地嚷嚷道,“师娘,你上青楼红馆卖货的时候记得带上我。“

楚兰枝不欲与他们多说,换了个话道:“晚上要不要吃红烧猪蹄?”

“要!!”四张嘴齐刷刷地说出这一个字来。

楚兰枝一句话便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到时候,谁还会管她上哪儿卖胭脂呢?

------------

第15章 :我家娘子

一叶扁舟行至烟波浩渺处,停在了湖中央。

吴善随着船身左右摇摆不定,如此颠簸中,他还颇有闲情地煮了一壶酒,小酌一口道:“你不喝,我先干为敬。”

卫殊笑他,“你也不怕颠到胃里,全吐出来。“

“这世事动荡,不如醉梦一场,该醒的时候,自会醒过来,莫道人生无乐事,只怪行乐未及时。”吴善啜着酒,文绉绉地来了一句,眼里却是一派清明。

卫殊和吴善是同科进士出身,又都是南麓书院荀老先生的弟子,一个被贬谪离京,一个被发配到异乡为官,俩人郁郁不得志,颇有几分惺惺相惜。

“青秧法是不是施行不下去了?”

卫殊虽说远离朝堂数月有余,但从朝廷忽然给他派官一事便可窥见一二,朝中有人踩他,必然是牵连甚广的青秧法出了问题。

“别提了,这青秧法害人不浅,”吴善说起朝政来头头是道:“青秧法本是将仓廪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户,鼓励多耕多种,以此增加税收,但地方官强行让农户借贷,肆意提高利息,农户还不上贷,被迫流离失所,当初你上书圣上所言之弊端,如今一一应验。”

如此形势下,卫殊才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吴善知晓当初他官居侍读学士时,便是太子的陪读,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于是碎嘴多说了一句,“此次对外派官,太子未曾多说什么。“

在卫殊看来,太子没发话,就是最好的表态。

吴善:“你那个常州县令,到底还去不去?“

卫殊难道:“我家娘子不许我去。“

吴善闻言一口酒喷了出去,不相信这种“俱内“的话,也是他能说出口的,”你哪里来的娘子,是不是你家那个童养媳?“

卫殊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叠嶂,悠然道:“你可以唤她楚娘子。“

吴善来了兴致,连酒都不喝了,脸上一副讨人嫌的表情,碎碎地念道:“我记得你家童养媳出身农门,你说过她言行粗鄙,骨子里卑怯到不敢见人,怎么,这么快就喊人娘子了?“

卫殊转头看向他,正色道:“我说的那人是你。“

吴善和他杠上了,“当初你要退婚,老太太死活不答应,你就应了刺史大人的招婿,来逼老太太退掉这门亲事,你敢发誓没有这事?“

卫殊对这问题避而不答,不无嘲讽地说道,“结果祖母没退掉这门亲事,倒是俞刺史先把婚约给我退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