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274)

作者:参苏饮 阅读记录

楚兰枝朝老夫人轻施了一礼道:“正是,敢问夫人如何称呼?”

“京师太傅许家,我孙儿许隽入了春闱,此次上清和寺,就是为他求取功名来着,”老夫人的目光垂落在岁岁身上,慈爱地打量着她,“这就是岁岁?”

岁岁伏身施礼道:“岁岁见过老夫人。”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长相这么标致的闺女,温婉怡人,看着就让人喜欢,卫夫人步行上山,可是马车落在了后头,要不要和我共乘一骑,一块儿上山?”

楚兰枝见前方疏通了山路,老夫人这里又盛情难却,她眼含笑意地点了头,“那就叨扰老夫人了。”

楚兰枝领着岁岁上了老夫人的马车,进了车厢才发现里面还坐着个婉约清丽的小娘子。她生得琼姿花貌,微微伏身朝楚兰枝致礼,“小女刘念初,见过卫夫人。”

这位就是原书中妥妥的女主了,书里她聪慧过人,帮衬着许隽一路官升高位,更是在后期借助太子的疑心,铲除了卫殊这个大反叛。

楚兰枝淡然笑道,“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将来定是个持家好手,谁娶了谁有福气。”

马车走走停停,岁岁乖巧地听着娘亲和老夫人寒暄,余光里瞥见刘念初在静静地打量着她,和郭娉婷看她的眼神如出一辙,隐隐地泛出敌意。

马车停在了清和寺门前,岁岁和刘念初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老夫人进了佛堂,莲花座下焚香袅袅,佛祖悲天悯人地看着前来朝拜的众生,深默不语。

有僧人在念大悲咒,那宿命般的拉长声调让整个佛堂更显肃穆。

岁岁跪在蒲团上,伏身三拜,她虔诚地向佛祖祈愿,那些不为人知的懵懂心事,惟天地知,惟人心懂:

他命途多舛,爹娘早逝,唯一身傲骨,撑起了那不坠于泥泞的凌云之志,望佛祖怜悯,护佑他金榜题名,一世顺遂。

老夫人和楚兰枝相继从蒲团上站起来,望着那两道虔诚祈愿的背影,她们相视一笑,携手走出了佛堂。

楚兰枝摇了一支上签,找方丈求解。

老方丈年事已高,他捻着发白的胡须,慈笑地接过那支竹签,“夫人,求什么?”

楚兰枝当着老夫人的面,直言不讳地道:“求子。”

老方丈拆解了那支签道:“夫人是福泽深厚之人,可逆天改命,然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种因必有果,乱其天道轮回,必将招致反噬,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望夫人审慎行之。”

一番话说得高深莫测,楚兰枝看着老方丈苍劲的目光,那份通透的释义,她听明白了七分。

“多谢方丈提点。”

岁岁和刘念初先后走了过来,她们手上都摇到了一支上上签,老方丈依着竹签看了过来,岁岁将签子递了出去,“方丈,我求功名。”

“此乃上上好签,小娘子所求即所得,然这支签红过了头,徒惹是非,不得已之时,切记破血方能消灾。”方丈将竹签递了回去。

岁岁却是不接,她急切道:“这是支好签还是坏签?”

楚兰枝把岁岁从蒲团上拉起来,不让她问道:“这是支上上签。”

刘念初将竹签递给了方丈,“我也求功名。”

“这也是支上上好签,”方丈的目光逡巡在俩个小娘子之间,他看破不说破地道,“既定的命格已改,避过了祸事,福运自会消减,殊途同归,最终也会落得圆满。”

刘念初感念道:“谢过方丈。”

老夫人听不懂这些个虚话,她就知道岁岁和念初求功名都求了个上上签,她俩能为谁求功名,那还不是许隽那臭小子,她拢着楚兰枝的手去往后园喝茶,留下岁岁和刘念初站在屋檐下,相顾无言地各自站着。

寺庙里传来了撞钟声,清远地传响了下去。

“虽说都是上上签,但彼之上上签,非我之上上签,”刘念初信佛,方丈所说的那些话,俨然是两个人的命格,她蔚然地笑道,“岁岁,你的心上人不是许隽。”

岁岁扬了笑道:“为何?”

“清和寺的方丈只会为有缘人算签,他若出口,必定吐露真言,”刘念初坦言,“我那支签是为许隽求的。”

两支签的命格截然不同,她是为许隽求的功名,那么岁岁所求的必定是另有他人。

岁岁漠然地看着她,抿着嘴不作声,她在佛祖面前,轻易说不得慌。

刘念初冲她蔚然地笑道,“你的心上人,我不用问也知晓他是谁。”

岁岁挑高了眉梢看着她,“那你倒是说说看,他姓甚名谁。”

刘念初掐指在那里认真地算着。

岁岁俏皮地催了她道,“算出来了没有?”

刘念初掰扯着手指头说,“算出来四个字:时机未到,你摇的那支是头等红签,也就是说,此次殿试的金榜头名就是你的心上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