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43)

作者:参苏饮 阅读记录

年年羞于开口,嗫嚅地说:“我有时会打呼噜,怕会吵到你睡觉。”

“没事。”苏团子吞下包子,他一个连狗窝都没有的人,能安于这一方屋宇之下已是万幸,枕边有人打呼噜算得了什么。

岁岁指着他俩说:“哥,你睡西边炕头,让他睡东边炕头。”

年年:“为何?”

岁岁敲了敲隔断西厢房的那堵墙,“我和娘亲睡在墙后面,你睡西边炕头,打呼噜不至于吵到我和娘亲。”

年年气得抓起了拳头,瞧见岁岁伸手摸进了衣兜里,想到她那弹弓一石子能嘣死个人,他又一次把脸砸进了被褥里。

“喝完青菜汤。“岁岁见苏团子傻愣愣地看着自己,催了他一声。

苏团子闻言把一整碗青菜汤咕噜噜地喝了下去。

岁岁起身走人,临走前还在那嘀咕,怕他误会些什么,非得解释一番,“要不是娘亲让我以后罩着你,怕你让他们给欺负了,我才不会多管闲事。“说完,她傲娇地走了出去。

苏团子没见过这般的女孩子,小小的年纪,气势如虎地把大男孩都给震住了,还拿捏得死死的,他偏头看了眼憋气的年年,“你怎么会怕你妹妹?”

年年翻身躺在床上,望着顶上结了蛛网的房梁,幽怨地蹙了眉,“她左手兜里有一捧小石子,右手兜里有一把弹弓,她要是用石子嘣你,保准你脑袋开花!”

“不光是我,钱串串和宋秧子都怕她,”年年好心地提醒他道,“以后凡是遇到她,你都给我让着点。”

苏团子郑重地点了头,他看见年年放在床头的《大学》,不经伸手过去,触碰到封皮后一下收回了手,“我能不能看一下你的书?”

年年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你想看就拿去。”

苏团子双手捧起那本《大学》,凑到了油灯下,从第一页第一个字开始,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年年嘴里还在和他掰扯着:

“我爹那屋子整一墙面上都是书,你要是想看,算了,劝你还是别看了,弄坏了他的书,没准你会像钱串串一样被他吊在树上惩戒一番。”

“明天吃饭你就会瞧见我爹爹了,饭桌上切记食不语,不许拍肚皮,不许打饱嗝,他要是看你不顺眼,以后你就等着被虐成渣。”

“不过我娘亲最大,得罪了爹爹也不要紧,你要记得向我娘求救,出事了千万别硬扛,你抗不过黑煞阎王爷。”

年年一个翻身趴睡在被褥上,须臾后,鼾声震天响。

苏团子坐在灯下看书,没听进半句年年的忠告,更没听见他如雷的鼾声,他看着手里的《大学》,已然到了忘我的境界。

------------

第31章 :一毛不拔

偏院的书房里,方显躬身禀告道:“常州刺史那边仍按兵不动,江淮一带遍地是流民,饿死的农户数以万计,各地均有打砸抢掠的事情发生,朝廷闻风惊动,不日便有钦差下来查访此事。”

时局动荡,卫殊偏于一隅仍不得安生,“上面的人有说派了何人下来?”

方显:“刑部侍郎宋承恩。“

卫殊知晓这人是个中间派,太子和赢王两头都不沾,是个和稀泥的高手。

朝中诸事他无力插手,只是听闻其变,以后方好借机行事。

卫殊做人一向谨慎,对身边的人更是严苛核查,“你去了一趟姑苏城,苏世卿的身世查得如何?”

方显回禀道:“苏世卿生于姑苏城,是开朝元老苏广为的后人,自苏氏一门被贬谪后家道中落,其父庸碌无为,常年举债维持生计,后受青秧法所累,苏家人举家北上逃荒,途中父母双双离世,余他一人流落到了清平县。”

如此身世,便和楚兰枝所说的一一吻合。

卫殊不知为何地松下一口气来。

方显上前一步,双手呈上一封信函,“公子,这是宫中那位的来信。“

卫殊接过手,亲启信函看了一遍,脸上不显山也不露水,阅毕将信函放到烛火上,燃烧成灰烬。

东厢房里。

楚兰枝将缝好的鸭绒背褂齐整地叠放在床上,她推开红漆雕花的窗棱,朔朔北风夹着雪粒子灌入屋内,冷得她一阵激灵,一向怕冷怕得缩手缩脚的人,居然倚在窗框上吹风,笑得一张脸灿若朝霞。

一想到即将到手的二十四两银子,她笑得腮帮子都酸了。

天色将晚,而卫殊迟迟未归。

楚兰枝听见院子里的扫雪声,回头就见苏团子拿着扫帚,不顾头顶上簌簌在落的雪花,在庭院里扫雪。

“苏世卿,过来。“

苏团子提着扫帚进到屋檐下,挺身站直,低敛声息地静候她的吩咐。

楚兰枝见他一贯的沉默寡言,许是怕生,许是畏错,以至于她每次和他说话,声调都放轻柔了几分,“你是不是很喜欢扫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