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87)

作者:参苏饮 阅读记录

几个团子和大娘子们合力将大锅从灶台里抬起来。

钱团子吆喝出声,“一,二,三,抬起!“

随着他一声喝下,众人齐力抬起了大锅,朝着三清殿门口迈步走了过去。

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端到殿前,排在队伍中的逃荒户纷纷叫了一声好,都说楚娘子是菩萨心肠,观世音再世,对她的恩情感激涕零。

苏团子手上拿着大勺子,一勺勺地给人盛粥,他看见那些逃荒人捧着碗,等不及地吸溜了一口腊八粥,烫到嘴巴都起泡了,还不忘堆着满脸的笑容鞠躬道谢,他胸膛一下被暖意涨得满满的。

等到楚兰枝从前院忙完出来,排队的人就剩下三四十人了,她走上前去,见锅底还剩下不少粥,于是拿了个空碗,递到了苏团子面前,“来一碗。”

“师娘,你还没喝上腊八粥?”苏团子惊诧之后,赶忙抄底捞了一碗粥出来,盛到她碗里。

楚兰枝就着碗沿喝了一口粥,红豆香醇,桂圆甜软,薏仁绵实,尝起来口感颇丰,就是红糖水稀了些,甜不入味。

徐娘子和她碰了碰碗,喝了碗里的粥道,“我许久未曾见过这般的热闹,喜庆得跟过年一样。”

“能不喜庆么?”楚兰枝说着捂上了心口,“这次施粥,花了我五两银子,心疼死我了。”

“有我在,你死不了。”徐娘子笑言,“现在整个清平县都知道迎春巷有位楚娘子善意施粥,想必过不了多久,这事就会传遍幽州,以你家郎君的名声,或许京师都会有所耳闻。”

楚兰枝偏头看她,“你识得我家郎君?”

“我有幸见过你家卫殊一回,”徐娘子看着一个个前来领粥的逃荒人,缓声道:”人长得仪表堂堂,风神俊逸,偏偏还以才华闻名于京师,这样的人,是不可多得的辅宰人才。“

楚兰枝心想这话不该是徐娘子说得出口的,于是多嘴问了声,“这话是谁说的?“

徐娘子瞧着她道:“誉王。“

------------

第63章 :对战老童生

岁岁为了能在写对联时碾压老童生,近日来练字练得非常刻苦,她不写到深夜不停笔。

年年睡前照例在床榻上滚过来滚过去,看着苏团子和岁岁对坐在案桌两头,一个手不释卷地看古籍,一个孜孜不倦地练书法,他依旧不为所动地来回滚,佛系地自得其乐,不求上进。

“哥,砚台没墨了。”岁岁咕哝了一句。

年年一个翻身坐起,忙过去给妹妹研墨,他当下对她言听计从,连娘亲都发话了,她写对联赚到的银子不用上交,如今她是他的“金主”,他这个“跟班“好生伺候着她,怎么着都能分到一杯羹。

“岁岁,墨汁给你研磨好了。“

“放在那儿,“岁岁搁了笔,冲年年说道:”哥,我手酸。“

年年殷勤地凑过来,立马给妹妹捏胳膊,活泛她的筋骨,“你这胳膊可紧实了,不好好地揉一揉,松一松,怎么能写出一手的好书法?“

岁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享受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上去点,对就这里,舒服,哥哥你再多揉一会儿。“

苏团子被吵得分了心,从书本里抬起一眼,见这兄妹俩这么会“来事“,他装作隐形人似地低了头,继续默默地看书,年年却出声叫了他一声。

“苏乞儿,明天岁岁在门前摆摊写对联,你过来捧个场,”说完怕他不答应,紧接着又道:“钱串串和宋秧子都过来打下手,你不来合适吗?”

苏团子手里的胭脂水粉卖完了,师娘在研制新款女妆,他也帮不上忙,正要点头应下,就被岁岁眯缝的小眼神给威胁到了。

“你不来?”

敢情只要他说一句不去,她下一秒就会抽出弹弓嘣了他的脑袋。

“我去给你撑腰。”苏团子应承道。

岁岁向后摆了摆手,年年当即退到一边,她伏在案桌上,拿笔蘸了墨水,又开始一丝不苟地练起了她的书法。

夜色渐深,年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早就听惯他鼾声的岁岁和苏团子,不为所动地伏在桌上,一个看书,一个练字,好似周遭的一切不复存在。

岁岁熬不住地打了个哈欠,“苏乞儿,我困极了,可是爹爹给我的对联帖我还没写完。”

苏团子搁下书册,见她眼皮落了下来,头看着就要磕到桌上了,他伸手去抽她的笔,那支笔却被她牢牢地握在手里,抽都抽不走。

“爹爹说过,毛笔要是被人抽走了,这字的骨架就散了。“

苏团子头次见岁岁这么较真,她明明已经困乏得呓语了,还挣扎着想要清醒过来。

“写完这本《对联格律》,我就能战胜老童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