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147)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家里起了新房子后,原来的东西也大多换了新的,可原先的老东西也都没扔,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沈惊春到了方氏住的东屋将原先的被子什么的都取了出来,又打开西厢房徐家姐妹原先住的房间,叫张家兄弟将两张床给搬到了倒座房里。

这两张一米二的床说是单人床,可张家这五口人本来长的就瘦,现在又不热,挤一挤也能睡得下。

“至于我承诺的四季衣裳的事情,你们自己可会裁衣?”

张大柱的媳妇点了点头:“会的,我们庄户人家大多都是自己裁衣。”

“行,那我拿些布出来,你们自己做两身衣服吧。”

布料这些也都是去年成亲的时候,别人送来的贺礼,可因着方氏缝制衣服的手艺不怎么样,这些布料就一直放在那没人动。

沈惊春拿了布料出来,又带着张大柱的媳妇在厨房转了一圈,说了家里一共几口人,平时的饭量,大约什么时候吃饭,交代完这些,就随便泡了点前一晚的剩饭吃了上了山。

沈惊春好歹在现代的时候在茶园里混过一段时间的,摘茶叶的速度比方氏这样的也还快一些,今日少了她这个主力,一上午过去,方氏他们四个也不过采了五斤左右。

沈惊春到了地方,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天在县城的事情。

方氏听到程远之说的话倒还没什么,借着牛痘和高家攀上关系的事情,她也听小夫妻两个提过几句,心里有数,可听到钱大妮卖身葬母,就忍不住感慨。

这世间卖身葬父葬母的多是女子,可从未听过有哪个男子卖身葬父葬母,可即便如此,每每家中遇到什么事,要银钱周转的时候,如果要卖人,首先被卖的都是家里的女孩子,尚有些良心的还只是将家中女孩卖给人牙子或者富户,更有那些没良心的,都是直接将女孩子卖到那些乌七八糟的地方去。

豆芽正是这种封建糟粕下的受害者,方氏一番感慨的话,说的她眼泪都出来。

几人说说停停感慨人生,采茶的效率那是大大的下降,等到太阳快要落山,一家人收拾好东西往山下走的时候,也不过才采了十斤不到的茶青。

到家时天色已经开始昏暗,张大柱的媳妇烧好了饭,又领着闺女打扫院子,等沈惊春等人一进院子,立刻拿着手里的笤帚有些拘束的站在了一边,讷讷的喊了声娘子,又称方氏做老太太。

张家虽然也是农村人,但在牙行的时候,牙郎们是教过他们一些基本的规矩的,下山的路上,闺女就跟她说过一些城里人的规矩,但乍一听到这个称呼,方氏险些没绷住,脸色看上去有些不自然,勉强绷着脸嗯了一声,才不至于闹出笑话来。

一行人到井边打水洗了手,沈惊春就示意先吃饭再认人。

虽然沈惊春之前就说了,到了沈家,都是吃一样的,但张大柱一家很有眼色的另分了一份出来,主家的饭摆在堂屋,他们一家人则在厨房的小桌上吃饭。

桌上摆着三个素菜一个小荤一个大荤,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卖相很好,看着清清爽爽的,吃起来味道也不差,与那些大厨的手艺不能比,但自有一股农家风味。

等张家几人去了厨房,这边陈淮就轻声说了一下沈惊春上山之后的事情。

这一家人具体怎么样还有待观察,但就这一下午而言,还算老实,打扫完房子后,张大柱就带着两个儿子将屋前屋后都整理了一遍,后院柴房里的大柴劈出来摆的整整齐齐,菜地里的野草也被一扫而光,张大柱的媳妇则是带着闺女开始裁布做衣。

一家人忙活了一下午,却很有分寸的没进除了他们住着的倒座房以外的任何一间房。

“之前在牙行的时候,我说的是家里管四季衣裳和吃喝,但不发月钱,可咱们家也不是那种抠搜的,先观察两个月看看,如果人真的不错,到时候还是给她们发月钱吧。”

发不发月钱自然是由当家人说了算,沈惊春是这个家里默认的当家人,她做出的决定其他人自然没有其他的意见。

等吃完了饭,张大柱的媳妇带着闺女将碗筷收拾好,一家人才都到了堂屋里给主家磕了个头。

这也算是买下人的规矩,磕完头才算是主家认可了这个下人,沈家上下虽有些不习惯,但还是受了,等她们磕完头,沈惊春将家里人都介绍了一遍,才问起张家人的名字。

回话的依旧是张大柱,只说他媳妇姓杨,三个孩子也没正经起过名字,在家里都是叫着小名,既然如今卖身到了沈家,只求家主能给取个新名字。

沈惊春是个取名废,陈淮虽是个读书人,可在取名这件事上也实在没什么天分,最后还是方氏说之前谷雨立夏他们的名字不错,要不干脆就按着二十四节气取名,最后才定下来张家两个儿子叫大满小满,闺女叫白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