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16)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行。”方氏应了一声就出了门。

别看方氏在沈家没什么地位,但在平山村人缘却是很不错的,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手里提了不少东西。

“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等咱们手里有钱,到时候都是要还给他们的。”

方氏很感慨,平日里沈家仗着有沈延富这个秀才在,跟村里其他人的来往其实并不多,但她出去只是一说,就有不少人回家拿了东西过来。

她想起冷心冷肺的沈家人,又想掉眼泪了!从她嫁到沈家开始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不论她多孝顺,也始终是能焐热沈老太太那颗冷硬的心。

一家人在新家的第一天,吃的非常简单,但却异常满足,不仅方氏眉开眼笑,连两个小的也明显话多了起来,比起在沈家老宅的时候活泼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方氏就带着兄妹两去了县城,今日是要去采购一番的,俩小的带着也不方便,便由豆芽带着在家。

平山村离县城说近不算近,说远倒也不远,五里多路,走路过去要半个时辰左右,换算成现代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

即便不是赶集的日子,路上来往的牛车马车也依旧很多,沈惊春看的眼热的不行,可想想兜里的银子加起来总共也才一百多两,还是按捺住了,老老实实跟着方氏走在路边,钱不多,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等到了县城,饶是方氏和沈惊秋这样常年劳作的,身上也出了一层薄汗。

母子三人进城之后,也没瞎逛,直奔方氏熟悉的一家粮食店。

“米面这些倒不用买很多,反正离的近,没了再来便是。”

方氏先称了十斤糙米,看着如花似玉的闺女,又咬咬牙称了五斤精米,沈家生活条件不错,但沈延富读书需要花费大量银钱,家里吃的多是糙米,她们几个都习惯了,但想来沈惊春从侯府来,肯定是吃不惯的。

沈惊春一眼看穿方氏的小心思,却也没有说什么,买好了米面,三人又马不停蹄的直奔杂货店。

锅是要去铁匠铺买的,但碗瓢盆却是要在杂货店买,沈惊秋老老实实的充当一个拎包小弟的角色跟着两人身后。

眼瞅着方氏要去拿盆,沈惊春连忙阻止了她:“娘,盆就算了,我打算买些工具回去自己做!”

方氏看她一眼,迟疑道:“自己做?”

沈惊春点点头:“我以前学雕刻的时候,顺便学过木工的,不仅是盆我打算自己做,家里的家具我也要自己做的,昨天一时间也没想起来这个,倒是忘了问您,平山村有木匠吗?”

世家千金学的都是琴棋书画,还没听说过谁学木工的。

方氏虽然生长在乡下,但是这些事情还是听说过的,若是沈惊春在京城真的是备受宠爱的大小姐,又怎么可能学这些呢?

方氏心头酸涩有心想要问问,可看着闺女一张笑脸,到底还是将话咽了回去,想了想道:“县城里是有三家木匠铺子的,咱们平山村附近几个村子若是打家具,也都是来县城的,余下就是另一个方向走二十里,太平镇上有个木匠。”

沈惊春感觉到方氏的情绪低落,怔了怔,随即明白刚才的话大概是让她想岔了然后脑补了。

“世子有段时间学刻章,我瞧着有趣也跟着学了一段时间,可巧侯爷书房的窗户坏了,我便自告奋勇说要替他修,这才学了木工,若是平山村附近没有木匠,娘觉得我能以这个谋生吗?”

方氏心里暖暖的,闺女说的话显然是专门说了安她的心的,方氏自然是相信闺女的能力,可想到她说要以这个谋生,就有些迟疑。

这年头若有手艺傍身,自然要比在地里刨食好,可姑娘家多是绣花纺织,还没听说过哪个小姑娘干木匠的,况且,祁县三家木匠铺子都是老字号,有谁会放心将活计交给脸这么嫩的一个小姑娘呢?

第9章

等母子三人买好杂七杂八的东西,太阳已经升的老高。

县城虽有三家木匠铺子,但铁匠铺却有四家,方氏领着一双儿女直接找到了东城门附近的陈记铺子,这家铺子也是平山村人开的,平日里村里若有需要,也都是来这家。

方氏一进门,那趴在柜台上磕着瓜子的青年就起身迎了上来:“婶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可是要打些农具?”

陈严清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生了一张圆脸,嘴角微微上扬,自带三分笑意,同方氏打过招呼,视线落在沈惊春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艳:“惊秋也来了?这位姑娘是?”

“这是我女儿惊春。”方氏只介绍了一句,就道明来意:“我家新搬了房子,缺两口锅,不知道你家铺子里有没有现成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