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240)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陈淮立在甲板上朝周围船上站着的众人拱手道谢,也没客气,直接就叫船夫们让船先行靠岸。

京城这边一共四个码头,一个客运三个货运,李老四他们停靠的这个,是最大的那个货运码头,比庆阳的码头大了几倍不止。

岸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全是人,站在船上远远的就能瞧见远方京城的轮廓来。

船一靠岸,便有许多牙人一拥而上,嘴里不停的说着话招揽生意。

方氏一行人出了船舱全站在了甲板上,看的头皮一阵发麻,这人也太多了些。

沈惊春正犹豫间,便听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喊自己。

她举目望去,便瞧见那群牙人后面,有俩名年轻人正蹦跳着往这边招手,嘴里还不停的喊着:“可是庆阳祁县来的沈惊春沈娘子?”

夫妻俩都是耳聪目明的人,不止沈惊春听到了喊声,陈淮也听到了,虽然周围嘈杂的声音将那两人的喊声遮盖了不?,但因为两人持续不停的喊着,倒是勉强能将这话听个囫囵。

夫妻二人对望一眼,都有点莫名。

沈惊春在京城的熟人满打满算也就宣平侯府,但她怎么可能联系徐家呢?陈淮更是在京城一个熟人都没有,且即便有熟人,夫妻两人也都不是喜欢麻烦的别人的人,根本没有通知任何人来接。

但对方又能够明确的叫出沈惊春的名字。

陈淮有些迟疑:“难不成是宣平侯知道你回京,叫人来接你?”

沈惊春一脸见鬼的表情:“怎么可能?他就算知道我回京念着以前那点父女之情,也不可能这么光明正大的叫人来接啊,崔氏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再说了,宣平侯府的人怎么可能叫我沈娘子?”

“那倒是,多想无益,干脆把人叫过来问问。”

立冬一直跟在陈淮身边,听他这么一说,当即便朗声朝围过来的牙人道:“还请诸位兄弟让让,后面有人来接。”

牙人们一听,立刻便如潮水一边又退了回去,往另外几个停靠的码头去拉活了。

后面那高声喊叫的两个年轻人逆着人流挤到了运河边,已经满头大汗:“小人程江程河问沈娘子陈举人安。”

“姓程?你们是程太医府上的?”

程江道:“正是,这边说话多有不便,小人先去喊人过来搬东西,咱们上了马车再说。”

程江说完,两兄弟就分别往两个方向跑去喊人了,没多大会,就领着一群人赶着八九辆过来了。

程太医派来接人的,都是些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沈家带的东西本来也不太多,很快就卸完了。

众人分别坐上马车,程江赶着马车往城门那边走,过了码头这一段最热闹的地段,周围嘈杂声远去,他才道:“前些日子陆老爷来信,说娘子一家已经动身往京城来了,托我家老爷帮忙找个落脚的地方。”

陆昀年纪虽然比程远之大一轮,但两人却是平辈相交,这陆老爷指的自然就是陆昀。

沈惊春靠着外面坐着,听这话便问道:“原来如此,可程太医怎么知道我们今日到?”

程江笑道:“我家老爷也不知晓娘子具体哪天到,便叫我们府上的人这几日都候在码头上,瞧着是庆阳那边方向来的大船队就问上一问。”

好在他们运气还不错,才等了三日,就等到了沈惊春一行。

沈惊春道了声谢,将这恩情记在心中,又想着等会到了地方,要拿些银子给程江等人吃酒,毕竟连着几天蹲在码头边也是个辛苦活。

第88章

京城不愧为京城, 远远看着就觉得这城廓连绵不绝,城市占地面积绝不会小,等马车行至城门外, 更觉那城墙比庆阳城要高上不少。

沈惊春目测了一下, 起码得有四层楼那么高,俩小的被沈惊春带着坐在一辆马车上,一路上都不停的发出惊叹声。

到了城门口, 速度就慢了下来, 马车需要排着队检验身份进城, 等到马车彻底停下,沈惊春掀开帘子一瞧,便见马车已经到了护城河外, 不远处沿着运河进来的一条支流, 穿过城墙通往城里。

程江见沈惊春掀着帘子方便俩小的探头出来看,便笑着介绍道:“这是汴河南岸的一道角门, 叫做东水门, 沿着城墙往那边走是朝阳门, 等闲是不开的, 进出都要走这东水门。”

沈惊春听着汴河二字心头一动。

这个名字不算陌生, 历史书和一些小说电视中都有描述,北宋定都开封府, 而这开封府建名为东京又称汴京。

沈惊春穿越过来之后虽然有原主的记忆, 但这记忆却需要细想才能想的起来, 如今听到汴河二字, 脑子里就浮现了以前的记忆来:“这京城可是称作汴京?”

程江道:“不错, 因这汴河横穿而过,的确有人称作汴京, 不过更多的还是称作东京,自从太祖夺了天下,就将都城东迁,如今那前朝国都被称作西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