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261)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哎……”沈惊春叹了口气:“是好事啊,但我娘真的太高兴了,程太医也不敢说田大夫一定能治好我哥,我就怕现在的希望越大,到时候失望越大,我娘受不了这个打击,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无论哪种情绪都要适度,大悲大喜不利于身体健康啊。”

“我到家之后,豆芽偷偷跟我说,我娘就跟魔怔了一样,这可不是好事。”

方氏这些年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全部都是为了沈惊秋。

原本沈延平为了给儿子治病累死之后,方氏差不多已经放弃了,只想着自己要多活几年,好歹把沈明榆和沈蔓拉扯大,这样到时候就算她身体跨了下去见沈延平了,好歹还有人照顾沈惊秋。

可后来程太医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要不是沈惊春自己有计划,说不得方氏当时就要带着沈惊秋来京城求医了。

如今在京城住了也快一个月了,好不容易等到了程太医那边的回复,方氏看着虽然没有话,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她现在的情绪很亢奋。

沈惊春真的很怕到时候假如田大夫治不好她哥,或者他根本不想给她哥治病,方氏这种状态会受不了那种打击。

她在现代的时候是见过那种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引起中风的人的。

陈淮听沈惊春这么说,脸色也郑重了一些:“带大哥去看病的时候,叫娘在家里等着吧,不要带她一起去,无论田大夫怎么说,都想不要把结果告诉娘,循序渐进,就说要长时间治疗,等时间长了,她的情绪自然能够平静下来了,后面再发生什么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沈惊春无奈的道:“也只能这样了,明日先去程家问问情况。”

“明日我告假一天,跟你一起去程家。”

“行,一起去显得郑重一些。”

第二日一家人起的很早开始准备去程家的礼物。

京城这边没有山,所有从别处运来的山货卖的都很贵,质量还说不上有多好,沈家从祁县来京城的时候人和物一共八辆马车,里面就有不少从村里收来的山货。

这些山货挑好的出来装好,又去街上买了些布匹尺头之类的,再加上糕点茶叶,这个礼虽然算不上多值钱,但很有诚意。

程家的马车早就还了回去,即使在京城这边没有关系,马车也有点难买,沈家也就是自家用车,倒也不一定非要用马车,沈惊春就又给家里买了两辆骡车,一辆放在城里用,一辆在爵田那天的宅子里。

这次去程太医府上,因只是去问问情况,也就没有带着沈惊秋一起去,除了赶车的冬至,也只带了一个夏至。

程家显然已经跟门房打过招呼,马车一停在程家大门口,里面的门房就跑出来询问是不是陈举人和沈娘子,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又忙不迭的将人往里面请,又有另外的人引着冬至将马车往后门赶。

沈惊春是第一次来程家,他们家大门显的很低调,绕过正对着大门的影壁,后面就是一进院子的中堂。

程太医最近一直忙的跟陀螺一样,休息在家难得放任自己睡了个懒觉起的有点晚,程夫人等人也就将早饭时间往后推了,沈惊春和陈淮登门时,程家还在后院吃早饭。

那门房将三人引进院子,就另有仆妇领着三人绕过一进院子到了后面的花厅里。请他们坐下稍候,又喊了丫鬟上茶上点心。

后面程太医听闻沈惊春来的这么早,匆匆吃了饭就领着夫人和家里的孩子来了。

双方是第一次见面,自然又少不了寒暄,程太医一一介绍了之后,众人才分主宾坐下。

“之前从祁县回来,我就跟师兄提起过这事,当时他没答应,后面有次我提起来牛痘的事情,说起这牛痘防天花的事情是你想出来的,他倒是改了口说是可以看看,后面因着太医院事情多,你们又没进京,这事也没再提起,前些日子我叫人去问,才知道我师兄已经去了奉持山的金林寺。”

程太医常年在皇城内行走,察言观色很是有一套,知道沈惊春现在多半没有心情说其他的事情,也就没有说其他的,而是一上来就将师兄田回的事先给说了出来。

沈惊春听都没听过这地方,倒是陈淮以前读山河志的时候看到过这个地名:“有点远啊。”

程太医点点头。

从京城这边过去到奉持山所在的奉持县还要四百里路,这山又很大,金林寺建在深山老林里,虽然近些年因金林寺的香火格外灵验的缘故,许多信众自愿出钱修了从山下上山的路,但光是赶着马车上山恐怕都要走上大半天。

程太医歉意的道:“本来我应该亲自带你们去金林寺找我师兄的,但是冬天到了,京城里的勋贵们头疼脑热的多,实在告不了假,我手书一封信,让程江跟你们一起去金林寺,我师兄也是认识他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