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31)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沈惊春虽然才来没多久,但日日都跟侄儿侄女在一处,便是连睡觉都在一个屋里,言传身教的教了不少。

沈明榆看了小姑一眼,见她点头,才双手接了糖奶声奶气的谢过了周氏。

从沈族长家离开,方氏又带着几人去了陈里正家中,他家中田地很多,但只留了五亩自己种了嚼用,余下的田地全租出去了每年收租,如今这五亩田里的粮食早收完了,牛闲在家中无事。

方氏一开口,陈里正便爽快的答应了:“牛就在后院关着呢,我去牵来。”

“前两天我跟老沈喝酒,他说你家要买些良田,托我打听打听。”陈里正将牛交到方氏手里,却没急着回去。

方氏一愣,这事沈惊春却从未说过。

“是,家里没有田,心里总是不得劲,我娘也不认识什么人,便托了大爷爷帮忙打听,里正爷爷可是有消息?”

沈惊春拍了拍方氏的手朝陈里正道。

田是肯定要买的,只是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多,所以也没急着去问。

陈里正很同意这个说法,他家里在县城是有铺子的,每个月的收入也不少,但田还是照买不误,以后若是有个什么事,老家有田傍身,万事不慌。

“昨天我去县里办事,正巧遇到个熟人,老两口原是做咸菜生意发家,后来儿子出息了改做首饰,如今店铺做大,在府城那边安了家,只等年后便要将老两口都接过去养老,这边的田地便要卖掉,以后都不回来了。”

能在府城那边安家的,显然家里也是有些钱的,这要卖掉的田只怕不少。

“不知要卖多少田?”

“对咱庄户人家来说,倒是有点多。”陈里正伸出一只手晃了晃:“是个五十亩的小庄子,里面带了个小院子,住的两间屋子是青砖建的,算是添头,地就紧挨着闻道书院那片田旁边,与我们平山村倒是不远,四五里的样子。”

这就是不接受单拆,只能一起卖的意思了。

方氏惊呼一声:“五十亩!”

对于囊中羞涩的沈惊春来说,别说五十亩,便是五亩的钱,现在叫她一下子拿出来,她也觉得有点困难。

五十亩按照平山村这边的田价来说,就是五百两,一起买下的话,或许也能还价试试,但绝对不会低于四百五十两。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沈惊春想想这一大笔钱,忍不住长叹一声。

陈里正见她面露难色,便宽慰道:“没事,实在不行,再看看其他的田就是了。”

沈惊春却捏紧了拳头,坚定道:“不,我想买这个庄子,烦请里正爷爷帮忙联系卖家,最多九月底我就能将定金凑出来。”

祁县这边常年风调雨顺的,少有穷的卖田地的,便是有,也多是几亩散田,而小农庄之所以叫小农庄,便是因为田地都在一起,这样管理起来也会方便很多。

如果错过这次,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庄子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赚钱几乎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谢过陈里正,方氏自己去找沈族长借牛,沈惊春一脸沉重的往自家五亩荒地去了。

昨日已经开好了一亩田,今日四亩田,两头牛耕出来只用了半天,下午沈惊春回了趟家,将泡好的玉米种子搬了过来,正式开种。

“挖坑间距尽量保证跟这个距离差不多。”

这种农科院研究出来适合密植的玉米要是放在现代肥沃的地里,一亩地能种四千五到五千棵左右,但这块荒地才开出来还很贫瘠,即便有木系异能在手,沈惊春也不敢托大,只敢按照三千八百棵的数量来算。

方氏看了一眼心中有了数,拿着小锄头开始刨坑。

“蔓蔓和明榆就负责放种子吧,一个坑里放一颗种子,明白了吗?”

俩小的用力点头,重活累活他们干不了,但放种子这种事却是能干的。

方氏听了刨坑速度不变,却道:“只放一颗种子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沈惊春一边指挥豆芽盖土,一边道:“那卖种子的人说了,这玉米最好是单株,若是双株或者多株会影响产量,种子放多了,还要间苗反倒麻烦,还不如直接放一颗种子,到时候再将没发芽的补栽就是了。”

方氏没种过这个,听闺女说的头头是道,便也同意了。

沈惊春看了一会,见两大两小配合无间,她又跟沈惊秋担着空桶去挑水。

山脚下这片荒地之所以一直没人买来开荒,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离水源太远,沈惊春当时买荒地的时候,考虑良久还是买到了这边。

等兄妹两挑了水回来,玉米已经种完了两垄。

“哥,你在这浇水吧,我再去挑点水来。”

这个安排是最好的,她有空间,反正这边除了他们一家,也没别人,她先将水收到空间里,挑着空桶往回走,等快到地头,再将水转移出来,方便又省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