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365)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沈惊春没当过老板,但是他们家的家具厂就是这么个模式,提供夫妻住房,这样能够尽可能的留住多的人。

果然,她话音一落,就有两对夫妻惊喜的互看了一眼。

这个年代女人能干的工种并不多,就像是沈家建房子,沈志清招人的时候只会招那种健壮的男人,根本就不会招女人来建房,而现在沈惊春却说欢迎夫妻工,并且还特意说了工钱都一样。

沈惊春再接再厉的道:“八百文的工钱在京城周边来说确实不算高,在运河码头那边扛麻袋都不止这个数,但是我想告诉各位的是,我们家这个工钱是稳定的,没有淡季旺季之分,只要是我们家的长工,哪怕是冬歇,我家还是给八百文一个月的工钱。”

“而且我们家还包吃包住,要知道如果进城务工,自己租房住的话,每个月的房租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八百文一个月一年就是九千六百文,而你们需要支出的也仅仅是四季衣服而已,除此之外,月休两天。”

钱虽然真的不算多,但稳定啊,没有失业的风险,年轻人勤勤恳恳干上个三年,娶媳妇的钱就有了,要是一个四口之家都来这边当长工,一年工钱都有三十八两了,除去自身花费,运气好无病无灾的情况下,怎么也能存下二十多两,几年下来直奔小康有没有。

这待遇,说的沈惊春自己都心动了。

莲溪村一行人也听的目瞪口呆。

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事?

两队夫妻最先反应过来,忙道:“我们愿意来做长工。”

其余人一见这两人答应,立刻也跟着说愿意。

别说每个月八百文了,就是每个月四百万,对他们而言,也比在莲溪村种田来的强。

“大家先别急,还有点其他的注意事项要说一下。”沈惊春笑眯眯的道:“我们这边做长工是要签契书的,五年起签,干活也有要求,活干完大家休息这个没关系,诸如身体不舒服这些可以提出来,我们家也并非是不近人情,非要大家硬扛着去干活,但是在干活期间偷懒耍滑,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的。”

“目前来说,我们家招长工的年龄也有限制,只招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年龄段的,但是如果大家愿意一直在我家做长工,工龄每满五年月钱就加一百文,二十岁以下干满三十年我们还有额外的养老费,五十岁之后可以每个月领取两百文的养老补助。”

“我说出来的话到时候都会写到契书之上,大家不用担心我到时候言而无信,假如我做不到,到时候你们可以拿着契书去衙门告我,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家破产,我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也就没有钱给大家发工钱了,到时候也会提前通知,每个人可以多拿一个月的工钱当做遣散费,如果你们想要走的,可以提前一个月打招呼,但是在契书期内要将农闲时候拿的工钱还回来。”

……

沈家要招长工的事情当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尤其是附近大河村小河村,更是后悔的不行。

从去年沈家到这边建房子开始,就是这两个村子一直在这边给沈家打短工,期间沈志清和张大柱都开口透露过要招长工的意思,还特意问了相熟的几个乡亲,要不要来做长工。

当时他们怎么说的?

说是农忙的时候家里人肯定忙不过来,做短工可以,做长工那是肯定抽不出时间来的。

可是现在所有人都后悔了。

沈家招长工给的工钱这么高,怎么不早说?

皮薄的只恨自己当时没答应做长工,皮厚的却是成群结队的到了沈家门前,厚着脸皮问陈家还要不要长工。

可惜无论他们怎么说好话,沈家人都是笑眯眯的说还招不招长工,要等莲溪村那边把具体数字报过来之后才知道。

把最后一批人上门来问的人打发走,兄妹两个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堆人找上门来嗡嗡嗡的说了半下午,脑袋都吵晕了。

沈志清连喝了满满两杯温水才问道:“你这打算招多少人,心里有成算吗?”

若只是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之类的庄稼,在有牛的情况下,其实并不用那么多人。

可偏偏这八百亩地里,不止是种庄稼,更有茶山和果园,等到山上果树种好,还要找人从河道那边挖一条支流进来灌溉农田。

“先就按照一个人十五亩地来算,除掉茶园和果园这些,实际耕种面积可能是四百多亩,长工怎么也要三十人,茶园那边看护的人员倒是其次,等到采茶期,还是要雇短工来采茶的,重点就是培养几个炒茶工出来。”

目前为止,除了她们兄妹,沈家还找不出其他的人会炒茶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