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412)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越这么想,方氏心里回老家的想法就越强:“这打起仗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趁着还没打到京城来,咱们赶快走吧。”

方氏恨不得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其余几个人却有些傻眼。

这……

几人对视一眼,沈惊春朝自家大哥使了个眼色。

沈惊秋会意,安抚道:“娘,你可别听那些有的没的,真要是京城守不住了,那些大官还能不跑?京城怎么说也有几万守军的,城墙又高又牢固,怎么也比外面安全啊。”

他见方氏半信半疑,便又道:“京城作为一国都城,就算是叛军打了进来,也肯定不会拿城里老百姓怎么样的,逆贼想推翻李氏江山自己当皇帝,这京城的人在逆贼眼里,以后可都是他的子民,肯定不会拿咱们怎么样的。”

方氏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儿子总不会骗自己,提起来的心又再次落回了肚子里。

叛军离京城这么近,大家也没啥心思闲聊,晚饭吃完消了会食,一家人也就各自回到自己院子去了。

沈惊春进了院子,也没回房,现在天气热了,在院子里比在屋里舒服,夫妻两个一人一把躺椅,在渐渐黑沉下来的夜色中轻轻晃动。

沉默了一会,陈淮才率先开了口:“京城这边的守军大约有四万,附近几个州郡,每个地方驻军约有几千不等,朝廷已经征召这些驻军进京抗敌,但显然这人数还是不够。”

大周不是没有兵,但几十万大军都驻守在边境,朝廷能抽掉一些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北境的十万守军到底有多少投靠了贺朝目前还未可知,但从得到的消息来看,七八万总还是有的。

京城里各个衙门倒是还能抽调一些人出来,但这些人身上却还肩负着维持京城治安的责任在身上。

翰林院作为培养内阁大臣的地方,消息说不上多灵通,但绝对不落后。

陈淮舒了口气,缓缓道:“朝廷打算战时征兵。”

沈惊春有点懵!

一下坐了起来看向了陈淮。

她是知道现在形势有点严峻,但是居然已经严峻到这个地步了吗?

大周朝征兵有明确的规定,战时征兵四个字听上去轻飘飘的,但却是完全能反应出现在的形势有多危急。

而且战时征兵选的都是身体健康的,年纪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的。

但陈淮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沈惊春直接愣在当场。

“长公主有意调我入都察院,这次随军出征。”

都察院说白了作用就是监察百官,陈淮才进翰林院,就要被调入都察院随军出征,显然就是长公主不放心,要在里面安插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

沈家与长公主的关系外人并不知晓,他这个身份简直再适合不过。

陈淮说完,沈惊春就沉默了。

站在她的立场,她甚至想说干脆这个官就别当了,打仗那么危险的事情,哪怕他只是去监军的,可能并不会上前线,但沈惊春还是觉得不放心。

但这话她却没法说出口。

都察院好进,但是能被派去监军的,可都是精挑细选的,按照现代的说法,这大概就叫镀金,只要能够安全回来,陈淮的身份就会水涨船高,甚至只要当权者愿意,他都不用再翰林院熬几年资历,直接被调入三省六部都有可能。

沈惊春想了想,干脆盘着腿抓着陈淮的躺椅,拖着自己的躺椅往他那边蹭了。

躺椅在地板上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很快就停了下来。

沈惊春看着陈淮认真的道:“长公主有说怎么保证你的安全吗?”

她这会也算是缓过来了。

战时征兵是强行征召,并非是出于个人意愿。

如果陈淮现在还是个平头老百姓,那就要被强行征召的,分到哪里还未可知,现在能够以督军的身份随军出征,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陈淮点了点头,说道:“有,此番监军并非是我一人,会调五百精锐专职保护我们。”

很好。

起码还有随行的保镖,比起那些被征召的平民,陈淮已经幸福多了。

形势危急,大军出征的日子不能拖,负责守卫京师的几万禁军已经开拔去往前线。

陈淮这样的监军会随着后续部队一起过去。

……

沈惊春开始给他准备行礼。

空间里面的东西很杂,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包括几个热武器,大件的东西不好拿出来,但是例如小□□这种能藏的住的,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救命。

“弹匣十二发,这是我最后的存货的,一共两个弹匣不满,都给你带着,有效射程大约十六丈左右。”

沈惊春拿了个□□出来给枪装上,详细的讲解了怎么开保险怎么装子弹怎么换弹匣,完了又交了一下持枪姿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