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48)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张媒婆说的应该就是沈志清带人来看菊花的那天。

当时闹哄哄的,方氏现在也想不起来当时来的都有谁,但徐大娘一家人都还不错,从老宅搬出来之后,两家多有往来,赵家的人怎么样方氏不知道,但徐大娘的孙媳赵氏确实个温婉贤淑极好相处的人。

方氏很纠结,闺女如今十六,她一边想着能多留她在家待两年,等到十八再嫁人也不算晚,可又不想因为自己的这点私心,耽误了闺女。

张媒婆也没想着一次就成事,见方氏面露迟疑,便道:“赵三郎这人确实不错,这十里八乡家世比他好的,没他有出息,比他有出息的又没他俊俏,我是想拿这谢媒钱,但这话绝对没有半分虚假,沈家嫂子若是不放心,随便打听打听便知道。”

方氏纠结万分,回房抓了把铜钱送走张媒婆,家也没回,抬脚就往沈族长家去了。

本来么,要是打听赵家的事,找徐大娘是最好的,可徐家孙媳毕竟是赵家女。

如今水稻收完了,地里的活松快了不少,沈族长老两口也享起清福来,田里的事交给三个儿子带着孙子们去做,方氏一进门,就瞧见老两口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捡着豆子。

方氏也算个稀客,平时很少登门,一进门沈族长就站了起来问道:“三郎媳妇怎么来了?”

方氏喊了声大伯大娘,才道:“今日有媒婆登门说要给惊春说亲,就是隔壁村子赵瑞家的三小子,我想着志清认识他,就先来问问情况,志清在家吗?”

沈家男娃都是读过几年书的,若是有天分,就会继续读,沈志清属于资质平平那一类,读了几年就自觉的从学堂回来了,跟着爹和爷爷种地。

“这可是大事,我去田里叫他回来。”沈族长背着手就匆匆出了门。

没一会,沈家兄弟几个就都从地里回来了。

沈志清是一路小跑回来的,到家先灌了一大杯水,才抹了汗道:“赵家的家境应该不错,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但这赵三郎大名赵景林,是三年前考中的童生,如今在闻道书院读书。”

方氏点点头,那张媒婆应该不会在家境上胡说,六十亩良田二十亩果园这些应该都是真的,余下便是赵家人口情况和赵三郎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这赵三郎为人如何?”

沈志清道:“个子只比我略矮一些,书生么,身板肯定是不如常年在田里干活的小子的,倒是生了一张俊俏的脸,话不多,与姑娘家多说几句脸就会红,脾气也挺温和的。”

沈志清的个子与沈惊秋差不多,赵三郎比他稍矮一些,那个子确实不小了。

“玉娘也是平田村的,不如叫她来问问?”

沈志辉说着就出了堂屋去房里将大着肚子的周氏扶了出来,她已经怀孕九个月,肚子大的像个球,从房间过来走的很慢,已经听丈夫说了大概的事,到了堂屋小心坐下后便说:“赵瑞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上面大儿子二儿子都已经娶妻,女儿你们也知道就是嫁到徐大娘家的。”

她捧着肚子歇了歇又道:“赵家的家境是没得说,十里八乡也是排的上号的,赵瑞两口子为人实诚,赵家婶子对儿媳也还不错,打骂是绝对没有的,赵三郎长的俊俏,这几年上门给他说亲的一茬又一茬,但他自己不同意,说是想等考上秀才再成家。”

沈大娘听了奇道:“这么说来,这还真是一门好亲了?”

都是自家人,周氏肯定不会胡说,赵三郎无论是人品才学还是家世相貌在乡下都是一等一的好。

沈族长听到这,却叹了口气。

沈家人不明所以,沈志清问道:“这不是门好亲吗?爷爷你叹啥气啊?”

沈族长朝方氏道:“我原本想着你将陈淮留在家中住,是有什么想法,这孩子也算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人品才学相貌这些都没得说,只家世这一条比赵三郎多有不及,可他孤家寡人一个,无论是招他入赘还是惊春嫁过去,日后都能帮衬家里……”

第25章

从沈族长家出来,方氏一路叹着气回了自家。

家里虽然来了媒婆,但沈惊春根本就没往自己身上想,她这个年纪在现代撑死也就是个高中生的年纪,未成年呢!谁会丧心病狂的给未成年介绍对象?再加上穿过来之后家里都是她说的算,更加没有早婚的意识了。

见方氏情绪不佳,还以为张媒婆是来给她哥说亲没说好,就劝道:“娘,这次没说好也没事啊,我哥还年轻呢,等咱把庄子买下来,保准能再给他取个媳妇。”

方氏一脸复杂的看着没心没肺的闺女,最后长叹一声进了屋。

下午陈淮从县城回来,一进家门,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可具体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总觉得方氏母女间有点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