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单冠军对照组[花滑](164)

作者:桃花糖 阅读记录

艾琳娜也点头:“谢谢你,我会注意的。”

她当然应该更注意些,因为按照小说所写,艾琳娜这场比赛压轴出场,除了勉强站住第一个4T没接上2T外,后面的4T和4S都摔得妈不认,重复两个4T单跳的结果是其中一个直接被判定为无效。

最后被小说中待遇比她更好的樱木谷逆袭了,虽然樱木谷摔得也惨,起码没丢连跳。

在第一组比完后,第二组入场六分钟练习。

吴妤早早脱了外套,一袭带银纹的透绿裙子荡在冰上,像初春冰面上的一拂新柳。昨天的3A变2A并未使她感到紧张,她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

目标是CLEAN,而不是一定要拿到冠军之类的。

拿到冠军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本场比赛中要胜过他人。CLEAN则是一个自我的目标,是完成与自己的比较。

对于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有时候这两者是一回事,一旦能完成CLEAN,就可以实现夺冠。但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CLEAN的难度高于夺冠的难度,那么若以夺冠为目标,即使没有CLEAN也已经超过别的选手获得了胜利,也会感到高兴。

在没有实现自我超越的情况下感到高兴也是人之常情,但本可以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当然对于水平稍低的选手来说,即使实现个人的最高,能CLEAN自己的节目却依然无法取得理想的名次,那就不是本场比赛的罪过,而是平时练习抑或是天赋上的罪过了。

总之对吴妤来说,本场的目标就是完美CLEAN。

相比米国站,这次打算把4S3T和4S放在第一跳和第二跳,在不使用棉花糖的情况下,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感觉。

但是她有信心。

扫眼看场上,其他五名选手中四名都是裙裾飘飘,唯独樱木谷原形毕露。她穿了一件浅色长袖T恤配深咖啡色开襟马甲,下面一条蓝色裤裙,若下面改成蓝色长裤,简直可以回到几十年前的工厂去做工。

吴妤知道她长节目要滑的是《天空之城》,从这打扮来看,怕是代入到了男主角身上。

六分钟练习结束后,第二组的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上场的是法国选手温迪·贝隆,由于是主场,观众的欢呼声特别大。

这位选手算是法国目前的女单一号任人物,但短节目没比好,按照她的正常水平应该可以上60。

长节目音乐来自法国大革命期间最知名的自由赞歌《马赛曲》,五种三周,3F起跳瞬间严重外刃被无情标了错刃符号“e”,最终获得107.47分的自由滑成绩,总分166.0,低于已经比完的第一组选手日本的花崎结梨与英国的南茜·努克斯。

第二位上场的是捷克选手佩特拉·格兰奇兹。

这位28岁的选手因逐梦滑冰场而受到国际冰坛的普遍尊敬。在练习花滑的同时,她的主业是一名幼儿聋哑机构的工作者,平时也经常带聋哑儿童们滑冰。

即便如此,在国内她依然是项目专业上的佼佼者,虽然很少站上领奖台但各种国际大赛从不缺席。

她的自由滑《蓝色狂想曲》最终得分103.22,总分163.59,低于刚刚滑完的贝隆选手。

比较遗憾的是2A3T因太靠近挡板而摔倒。

第二组的前两名出场选手,成绩全都不如已经比完的第一组里的两位。压力现在来到了第三名出场的法国华裔选手孙珈怡身上。

作为法二代,孙珈怡自由滑选曲《Beat It》,来自迈克尔·杰克逊曾被评为“唱片史上销量最高专辑”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是一首反对社会暴力的音乐作品。

吴妤很喜欢这首歌,中学时做了很久的手机铃声。伟大的歌星存在于现实世界,在剧情主线未涉及时被投映到这个小说世界中来。吴妤没想到会在赛场上听见这首歌。

遗憾的是,孙珈怡的节目同样出现了严重失误,最终获得了108.46,总分171.72,在前9位选手滑完后排名第三。

几乎可以肯定,她的最终名次将是第六。

终于轮到最后三位了。

在场观众的精神一振。

说实话,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比赛,主要就是为了看最后这三位打擂台,前面的选手们只能算热场。

毛俄姑娘艾琳娜率先登场。

今天她穿了一件纯米白色的考斯腾,无袖小V领的高腰裙,裙幔层层叠叠。

白皮肤白裙子白冰鞋,滑在白色的冰面上,巨大的红色头花与炽烈的红色口红,以及点睛的黑色腰带,是这套造型用色的最大反差。

自由滑音乐来自民族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序曲。

民族歌剧……吴妤想,算上短节目的《蜻蜓姑娘》,这是艾琳娜第二次使用本土音乐作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她身上体现得特别好。

同类小说推荐: